文章详情页
  • 鼻窦炎会引起中耳炎

    鼻子堵得像水泥灌过,耳朵还嗡嗡响。有时候真搞不懂,明明是鼻孔的事,怎么耳朵也跟着遭殃?其实啊,这事儿还真不稀奇。鼻窦炎拖久了,中耳炎就悄悄来了。不是吓唬谁,我自己就经历过。那会儿感冒没当回事,鼻涕流得止不住,晚上睡觉侧着躺,耳朵里像有水在晃,一低头还咕咚一声.

    鼻腔和耳朵之间有条小通道,叫咽鼓管。名字听着拗口,其实就是个连通器,平时用来平衡耳朵内外压力。坐飞机时嚼口香糖,就是为了让它打开,耳朵才不会胀。可要是鼻子发炎,鼻黏膜肿起来,这条管子就被压扁了,通不了气!空气进不去,耳朵里面慢慢变成负压,液体就开始积起来。时间一长,细菌趁机繁殖,中耳炎就这么来了!

    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有些人鼻子一不舒服,马上擤鼻涕,结果越擤越糟。用力太猛,鼻腔里的脓液直接被挤进咽鼓管。那一瞬间可能没啥感觉,但几天后耳朵开始闷 胀,听力像是隔着层毛玻璃。说话声音变远,看电视得调大音量。这时候才意识到,问题不小了。

    更麻烦的是孩子.小孩的咽鼓管本来就短 平 宽,比成人更容易被感染。幼儿园里一个感冒,全班轮流中招。有个朋友家娃,三岁多,老是抓耳朵,夜里哭闹。去医院一看,耳朵里全是积液,鼓膜都快看不清了。医生问最近有没有鼻炎,家长才想起孩子两个月前一直鼻塞,以为是过敏,没治彻底。现在倒好,耳朵先扛不住了。

    治疗上,两边都得顾.光滴鼻药水不行,耳朵的问题还在.光吃消炎药也不行,鼻子不通,咽鼓管还是打不开。得配合用药,有时候还得做鼓膜穿刺,把积液抽出来。听起来吓人,其实也就几分钟的事。我见过一个大叔,耳朵反复流脓,拖了半年,最后听力明显下降!医生说再早一个月来,不至于这样。

    生活习惯也得改。很多人习惯性地用手指挖鼻孔,或者擤鼻时两个鼻孔一起捏着使劲。这动作看着解气,实际上特别容易把炎症往里推。正确的做法是,一边鼻孔轻轻擤,另一侧放开,让压力慢慢释放。还有人喜欢躺着喝奶 喝水,尤其是小孩,液体容易反流到咽鼓管。久而久之,慢性炎症就埋下了根。

    天气变化的时候最要命。冷空气一吹,鼻子立马堵住,耳朵也开始发紧。春天花粉多,秋天灰尘大,一过敏,鼻黏膜水肿,咽鼓管又闭上了。有些人干脆戴上口罩,图个安心。但口罩戴久了,呼出的湿气在鼻腔里打转,反而滋生细菌。这事吧,挺矛盾的,防得住外面,防不住自己身体里的反应。

    还有些人压根不知道自己有鼻窦炎。以为只是普通鼻炎,喷点药就行。其实鼻窦藏在骨头里,X光都未必看得清。CT才能看出有没有积脓。可谁没事去做个头颅CT?多数人都是等到耳朵出问题,才被逼着去查.一查,鼻窦里黑乎乎一片,积液早就满了。

    药物能缓解,但不一定根除。鼻用激素喷雾得连续用几周,很多人嫌麻烦,症状一轻就停药。结果没几天,炎症反弹。耳朵又开始闷!反反复复,成了慢性病......有的人甚至出现耳鸣,白天还好,晚上安静下来,脑子里嗡嗡响,睡不着觉。

    手术也有,但不是人人都需要。比如鼻中隔偏曲严重的,或者鼻息肉堵住通道的,可能得动一下.可手术之后还得保养,不然照样复发。见过一个患者,做完手术三个月,因为抽烟又犯了.医生气得直摇头,说你这哪是治病,是给身体添乱。

    说到底,鼻子和耳朵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一个出事,另一个很难独善其身。别觉得鼻塞是小事,耳朵响是累着了。长期下去,听力损伤可能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小孩子,语言发育期耳朵总有问题,说话晚 反应慢,家长还以为是性格内向。

    啊,鼻子不舒服别硬扛。该看就看,该用药就用药。别等耳朵出问题才后悔。生活中注意点,少抠鼻子,别乱擤,天冷戴口罩,家里空气别太干......这些小事,堆起来就是大事。身体这玩意儿,修修补补不如早点预防。等零件坏了,换起来费劲不说,效果还不一定好。

    有一次我去洗车,师傅一边擦车一边说耳朵不舒服,问我是不是和鼻子有关。我说八九不离十。他愣了一下,说难怪这几年老是耳闷,原来是从前鼻炎没治好。这话一出,我反倒有点感慨。普通人哪懂这些关联?都是出了问题才琢磨原因.可那时候,往往已经晚了一步。

    耳朵不疼,不代表没病。听力一点点下降,自己都察觉不到。等发现听不清别人说话,可能已经拖了很久。鼻窦炎不是绝症,但它是引子,能把一堆问题带出来。中耳炎只是其中之一......再往下走,还有别的麻烦等着。

    ,别小看那一点头疼 鼻塞 耳朵闷。它们可能是身体在喊救命.听得见,才重要。

    发现问题要及时。   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   想了解更多“鼻窦炎会引起中耳炎”的内容,随时可以看。   祝你每天心情好,身体好。   吃饭香,睡得稳。   记得多喝水,少熬夜.   动一动,别偷懒。   健康最值钱,平安最幸福。   一年到头都顺顺利利,健健康康!   小提醒:每天做点家务,也是在锻炼身体哦。

    2025-10-24 16: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