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秋天,风一刮,梧桐叶子打着旋儿往人脖子里钻。医院门口那排电动车歪七扭八停着,有人拎着药袋,有人蹲在墙角啃烧饼。中耳炎这病,听着不大,疼起来能让人半夜撞墙.王琦大夫就在市里一家老医院的耳鼻喉科,楼道有点旧,瓷砖缝发黑,但诊室门口总堆着人.
他不怎么爱笑。白大褂领子有点翘,听诊器挂在脖子上,像条盘着的蛇。问诊时头也不抬,手在病历本上划拉,笔尖沙沙响.你说耳朵嗡嗡响,他眼皮一掀,“流水没?”你点头,他“嗯”一声,拉开抽屉翻出个小瓶子,棉签蘸了药水,动作快得像抓耗子。
有些人说他脾气冲。候诊区老太太嘀咕:“上次我孙子发烧,他一句话不说就开单子,吓人。”可真轮到你躺上检查床,那双手又稳又轻.耳镜一照,嘴里念叨:“烂得不轻啊。”语气像在说今天菜价涨了......
中耳炎分好几种。有的是小孩感冒拖出来的,耳朵流黄水,晚上哭得撕心裂肺;有的是工人在厂里待久了,噪音轰得耳膜发颤,慢慢就背过身去听不清话。王琦看多了,见谁都不稀奇。你要是啰嗦着讲病因,他直接打断:“别扯那些,张嘴。”
有回碰上个农民工,耳朵被铁屑崩伤,血混着脓往外冒。王琦蹲着处理,额头上沁汗,口罩边沿都湿了.护士喊他吃饭,摆摆手。那人后来送来一兜苹果,放窗台上,几天没人动。苹果蔫了,皮皱巴巴的,最后扫进垃圾桶。
他开药不贵......一瓶滴耳液,几块钱。有人不信:“这么便宜能管用?”他把笔拍桌上:“嫌便宜上别处去。”其实那药方子是他自己调的,酒精兑点中药,比例只有他知道。药房的人想打听,他翻白眼:“你想发财另谋出路。”
病人里有个小姑娘,七八岁,扎羊角辫。每次来都怯生生的,躲在妈妈背后。她耳朵反复流脓,王琦给她洗了三次,第4次忽然问:“怕不怕?”小姑娘摇头。他从口袋摸出颗糖,橘子味的,纸都揉皱了。“含着,下次别哭鼻子。”
冬天时候,医院暖气不足。他穿件厚毛衣,袖口磨出线头。有个老头听力下降,非说是手机辐射害的......王琦懒得辩,塞给他助听器申请单:“去康复科排队,这儿治不了玄学。”
也不是谁都治得好。有次一个年轻人,耳朵已经穿孔,面瘫了半边脸。王琦盯着CT片看了十分钟,最后说:“晚了......”那人母亲当场蹲地哭嚎,他转身进里屋,门关得不重,但再没出来。
他带的学生不多。偶尔查房,指着病人耳朵说:“看见没,这片红不是炎症,是血管扩张。”实习生点头如捣蒜。他忽然冷笑:“记笔记有用,咋不记你妈让你按时吃饭?”
有天早上,他没来.诊室锁着,隔壁护士说请假了。走廊里静得出奇.等第3天他出现,眼窝发青,胡子没刮.问他,只答俩字:“家事.”没人敢多问。他娘前年走的,听说走时他还在手术室,出来人已经凉了。
病人传他有个笔记本,记着所有难治的案例.也有人说他私下收红包,其实是有家属硬塞钱,他转头扔进捐款箱。真相什么样,没人说得清。医生这行当,做得再多,一句狠话就能全抹了.
春天来了。医院门口的玉兰开了,花瓣落得满地都是.有个孩子跑过,踩碎了一片。王琦站在台阶上抽烟,烟快烧到手指才掐灭。转身时白大褂下摆一甩,差点碰倒药车!
他走进诊室,坐下,翻开新一本病历。抬头:“下一个。”
看完这篇文章,你对治疗这病心里就有数了。 吃得好,睡得香,身体才棒。 心态要放轻松,日子才会顺。 每天听听音乐,心情更愉快. 压力小一点,人也舒服多了。
2025-10-21 1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