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宫颈糜烂面积大

    宫颈那儿,烂得挺厉害的.面积大,医生说的。不是真烂,是看着像,红红的一片,镜下一照,边界模糊,像是破了皮。可人听着“糜烂”俩字就慌,以为多严重,其实……也不全是病。

    以前检查,没当回事。白带多点,颜色黄,偶尔痒。拖了半年才去。一查,三度。面积超过三分之二。护士递报告时眼神有点躲闪,我不敢问。但心里咯噔一下。

    治疗?说法一堆......有说物理的,电灼 激光 冷冻。也有说用药就行,慢慢养。还有人劝我别治,“生过孩子的都这样,正常。”这话听得迷糊。正常?那为啥出血?同房后纸上带血丝,断断续续三四个月。不是每次都有,可一旦出现,心就揪着。

    医生是个中年女大夫,说话不绕弯.她说:“你这不算最重,但也不能放着.炎症长期刺激,细胞可能变异。”她没吓唬我,语气平平的,反倒让我更怕。她建议做TCT和HPV。等结果那几天,睡不好。脑子里乱想,癌啊瘤的字眼来回蹦。

    结果出来,HPV阴性,TCT轻度炎症。松一口气。可宫颈表面还是那样,红,潮,像被水泡过的纸.医生说可以先保守,用栓剂,配合洗液.三个月复查。

    开始用药。每晚塞药,姿势别扭,手指头弄得湿漉漉的.药味刺鼻,有点像铁锈混着消毒水......坚持了两周,白带确实清了点。但第3周忘了两次.生活一忙,这事就被挤到角落。孩子发烧,工作开会,家里水管漏水……身体的事,总排在最后。

    复查时医生皱眉。“面积没缩。”她指着图说,“再这么下去,可能得考虑物理治疗。”我没吭声.脑子里突然跳出我妈的话:“女人嘛,生完娃都这样,忍忍就过去了。”可我才三十出头,还没生孩子。这不是“过去”的事。

    后来做了微波。门诊做的,不用住院。躺下,器械伸进去,滋啦一声,有点胀,不算疼。做完当场没事人一样走回家。第2天腰酸,像来月经前的感觉。流了几天褐色分泌物,黏糊糊的,内裤换得勤!

    一个月后复查。医生说愈合得还行,边缘在收。我问会不会复发。她笑了一下,“只要你别反复感染,注意卫生,一般不会!”可什么叫“反复感染”?是不是不能有性生活?多久能有?问题一大堆,但她已经叫下一个病人了。

    其实最难受的不是身体,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像身上有个疤,别人看不见,自己却总觉得不对劲。有时候对着镜子看自己,心想:我是不是不完整了?明明什么都没少.

    朋友听说后,悄悄跟我说她也做过LEEP刀。她一直没症状,体检才发现。切了一小块组织送检,还好没事。她说:“现在想想,要不是查了,还不知道藏着啥。”这话让我后背发凉。

    宫颈这地方,平时没人注意。它不出声,不喊痛,一有问题,往往已经拖久了。我们总把妇科检查往后推,嫌麻烦,怕尴尬,或者觉得“没感觉就没事”。可有些事,就是静悄悄地变。

    现在我定期复查。不敢偷懒。药不常吃,但清洁习惯改了。内衣手洗,晾在通风处,不再图省事丢进洗衣机。同房前后都擦洗,一开始觉得矫情,后来成自然了。

    有人说这病是激素水平的,结婚生育后常见。可为什么有些人一点事没有,有些人反反复复?搞不懂。医学上讲个体差异,可落到自己头上,哪那么多道理,只想赶紧好。

    上次看到一个说法:宫颈糜烂这个词,其实在临床上已经不太用了。改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听着专业,其实意思差不多.但名字一换,好像就没那么吓人了。可对患者来说,管它叫啥,红着 破着 出血着,才是真问题。

    有时候觉得,身体像一间老房子。屋顶漏雨你不修,等到墙塌了才着急。宫颈这点事,或许只是个提醒。别等门框歪了,才想起要加固。

    最近一次检查,医生说基本愈合。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我盯着屏幕上的图像看,那片红色终于退了,像退潮后的沙滩,露出原本的颜色。没激动,也没哭。就是长长吐了口气.

    回去的路上,风吹在脸上,有点凉。我想,下次别再拖了。

    讲完了啊。   病啊,关键在预防.   平时多学点健康知识,有用.   照顾好自己,身体才扛得住.   别老担心这担心那。   心放宽一点,人就轻松了。   轻松了,身子也舒服......  记住啊,多喝点粥。   养胃,对身体好。   不管老的少的,都合适。   健健康康,日子才安稳!   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2025-10-20 12: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