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治视神经萎缩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2025-10-14 09:48:05
视神经萎缩……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眼睛看不见了,不是因为眼镜度数涨了,也不是老花眼那种模糊。是脑子里传信号的那根“电线”——视神经,慢慢坏了,像电线外皮裂了,里面铜丝断了,信号传不过去。人还能睁眼,但眼前一片黑,或者雾蒙蒙的,像隔着一层毛玻璃。
中医怎么看?不讲什么视神经、髓鞘、轴突这些词。它讲“肝开窍于目”。肝好,眼睛亮;肝血不足,眼睛就干涩 模糊。还有“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意思是全身的精气都得往眼睛送。要是脾虚,气血生不出来,眼睛没得吃,自然就废了.肾呢?肾主水,管的是瞳孔,肾精亏了,瞳孔反应迟钝,看东西费劲。
治法,不是盯着一根神经补,而是调整个身体的状态。你不能光给枯树浇水,还得松土、施肥、晒太阳。中医讲究整体观,哪儿出问题都可能影响眼睛。
有人一上来就想找“速效方”。哪有那么神的药?有人吃了三个月中药,视力从0.1升到0.3;有人吃了一年,没啥动静。差别在哪儿?发病时间长短、有没有基础病、体质偏寒还是偏热、脉象舌苔咋样……全得看。一个糖尿病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和一个外伤后遗症的,治法能一样吗?
常见治法,先辨证。比如肝肾阴虚型:眼干、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这时候用杞菊地黄丸打底,加点石决明、女贞子、桑葚,滋阴明目。要是气血两虚,面色白 心慌、乏力,那就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当归、龙眼肉,把气血提上来,眼睛才有营养。
还有种情况,气滞血瘀。以前受过伤,或者长期情绪压抑,肝气不舒,血流得慢,眼睛供血不足。这时候得活血化瘀,桃仁 红花、川芎、丹参,配上柴胡疏肝。有时候加点虫类药,比如僵蚕、地龙,说是能“通络”,让微循环通一通.听着有点吓人,但临床上确实有人这么用。
针灸也常用。睛明、承泣、风池、光明、太冲、肝俞 肾俞……穴位扎一圈.有人扎完觉得眼睛轻松了,像开了扇窗;有人扎了十几次,感觉没变化......得坚持!电针有时也上,轻微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眼压高的、有出血倾向的,得小心.
中药外敷也有。拿点药材煮了熏眼睛,热气腾腾的,像蒸桑拿.菊花 薄荷、密蒙花煮水,熏一熏,缓解疲劳。但这只是辅助,真指望靠熏治好萎缩?难。
饮食上,中医劝你少吃辛辣油腻。火锅、烧烤 白酒,这些助火的东西,吃多了肝火旺,火往上走,眼睛更遭罪。多吃点黑芝麻、枸杞、猪肝(适量) 胡萝卜。猪肝补血,但胆固醇高的人得悠着点。
心态也重要。很多人一听说“萎缩”,以为没救了,天天愁眉苦脸。可中医讲“情志致病”,忧思伤脾,惊恐伤肾。越焦虑,气血越乱,病越难好.有位患者,每天打八段锦,配合中药,两年下来,视野扩大了一圈。医生都说少见。他自己说:“反正瞎不了命,不如动起来。”
但说实话,不是所有都能逆转。晚期的,视神经都纤维化了,像枯死的树根,再浇水也没用。中医能做的,是延缓进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些人视力没恢复,但眼胀、头痛缓解了,睡眠好了,也算进步。
治疗周期长。三个月算短的,半年一年都不稀奇。有人吃半个月没效果,药一扔,说“骗人”。其实中药起效慢,像炖汤,小火慢煨才出味。西药可能快,但副作用大,激素用久了,脸变圆 骨质疏松。中医图的是稳,图的是身体自己慢慢修复。
也有争议的地方......比如用鹿茸、紫河车(胎盘)这类动物药,说是补精填髓。但现在用得少了,伦理、安全都有顾虑。多数医生宁愿用植物药替代。
最后得提醒一句,别耽误正规检查。中医可以配合,但不能代替。视野检查、OCT、视觉诱发电位……这些该做还得做。有些病,比如颅内肿瘤压迫视神经,看着像萎缩,其实是占位。不开刀,光喝中药,命都要搭进去。
到底,中医治视神经萎缩,不是“治眼睛”,是“调全身”。方法多,路子野,见效慢,个体差异大。信不信,试不试,得你自己掂量。但有一点,别放弃。只要还有一点光感,就有希望。哪怕只是从“全黑”变成“看见手在动”,对患者来说,也是天亮了。
这就是“中医怎样治视神经萎缩”的详细介绍。祝你身体健康,精神好。天凉记得多穿衣,别感冒。心情放松,身体更轻松。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站对本文的原创性、内容的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