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李岩主任:高血压用药误区有哪些
文章上传时间:2020-12-03 16:04:09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
温馨提示:在不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需要数周内多次测量来判断血压升高情况,尤其对于轻、中度血压升高。如有条件,应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一.高血压用药误区,你中了多少?
1.防控高血压是个人的问题:不可否认,高血压的发生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但也跟外界因素,家庭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
2.凭感觉用药: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
3.不愿意过早服药:很多40~5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4.降压药伤肾: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但降压药的副作用小于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
5.开始不能用好药: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建议在经济条件许可条件下,应该优先选择好的降压药
6.降压越快越好:有的患者要求快速控制血压,用药仅几天,血压下降不明显就开始抱怨药物效果不理想,要求医生加药或频繁换药的做法是错误的。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
7.靠输液治疗高血压:有的患者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这是不对的。应该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其他危险因素
8.血压正常了就停药:应该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
9.过分信任高天然药降压:大多数高天然药降压的真正效果尚待研究确定,不要盲目迷信。
10.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作用: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等,大多都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有的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之根本,还延误规范治疗的时间,最终危害个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