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许国磊主任:“春捂秋冻”有什么科学依据?
文章上传时间:2021-04-09 11:56:20
心内科许国磊主任:“春捂秋冻”有什么科学依据?
国内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心内科许国磊主任:俗话说“春捂秋冻,到了没病”,春天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的蛇虫鸟兽都从冬眠中醒来,天气也将会变得越来越暖和。观察路上的行人也会发现都脱去了厚厚的棉袄,穿上了外套。但是到了春天之后你还是会发现天气阴晴不定,时不时的还是有点冷,稍不注意就会感冒。
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名句春捂秋冻,到了没病,说实话还是有点道理的。在立春之后天气逐渐的回暖,人们也不要过早的脱去棉服,还是应当多穿一段时间,避免着凉。立秋之后也不用过早的穿上棉服,适当的冻一冻对身体也有好处。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暖花开,人们也都喜欢在这个季节出游,美景多,对身心健康都有帮助。不过在春天的时候穿衣打扮也要适当的捂一捂,在冬季气温较低,人们的血管在收缩的状态下,血液循环的速度较慢。但是随着气温的回升,人们的血管开始扩张,血流加快。
春季气温虽然有了很大的回升,但是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寒气,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倒春寒。如果你的衣服脱得太勤,很容易让寒气侵入你的身体中,出现感冒发烧等现象。而且在春天气温的变化较大,在早上和晚上温度可能只有十几度二十度左右,但是到了中午可能就会高达三十几度。人体在这个阶段,中午会出很多的汗,但也要注意到了晚上温度会下降,因此还是需要多备一件棉衣。所以在春季的时候要适当的捂一捂,避免生病。
国内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心内科许国磊主任:当然,“春捂秋冻”也是讲究“度”的。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在春末、秋末,气温已经过渡到夏天和冬天模式,还是捂得很严实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因此,春季和秋季衣物的增减要适当,特别是每年的3、4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由于气温变化大,身体来不及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衣物的增减不适当。
温馨提示:主任在崇文门中医医院的出诊时间为每周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