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李岩主任:?心力衰竭的表现与注意事项
文章上传时间:2020-12-19 13:40:48
心内科李岩主任:老年心力衰竭表现
老年心力衰竭随着老龄化、年龄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国家进入老龄社会后,疾病随着生命延长,老年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高。老年心力衰竭是心脏搏出输送量不够导致心力衰竭,表现气喘、心慌、气短、下肢浮肿、紫绀。心力衰竭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轻则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如食纳差、休息差,重则心慌、气短、意识障碍会危及患者生命。老年心力衰竭特别常见,需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处理。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哪些注意事项
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具体如下:
1、急性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气短、呼吸困难表现的非常突出,首先要避免劳累、受凉、感冒等诱因;其次需要端坐位,把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让病人的心力衰竭症状不至于加重、甚至可缓解;找医生做吸氧、用药,都应注意;
2、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积极注意受凉、感冒、劳累诱因,避免急性、大面积心肌缺血,甚至治疗中的病人应注意输液速度过快等加重心脏负担的诱因。这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该关注的,即避免诱因,双下肢下垂、减少心脏回血量,吸氧、积极药物治疗、到医院就诊。
二、什么是心衰易损期
虽然住院期间经过系统治疗后,多数心衰患者症状体征都能得到明显改善而出院,但患者的心功能损害在这一时期出于不稳定状态仍未完全恢复,出院后早期阶段仍然是有复发的可能。出院后2-3个月,心衰病人都要经历个“易损期”。易损期,顾名思义,在这段时间病人就极其危险,很容易再次住院,应高度重视!
三、心衰易损期仍有很大风险
众多研究显示,心功能不全加重是导致易损期内心衰患者死亡或再入院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此外,心衰患者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时,通常需在医院内接受静脉血管活性药物进行强化治疗,待心功能好转后,逐渐降低静脉药物剂量直至停用,同时开始给予有循证学依据的口服药物。易损期内心衰患者口服药物仍处于调整阶段,是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的另一个原因。这一时期内的治疗方案对心衰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期间优化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后续风险,而推迟启动有效的药物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的预后不佳。
温馨提示:主人出诊时间是每周四上午在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