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脑动脉瘤的主要级别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发生率高于以往,脑动脉瘤年轻化的趋势值得关注。有资料显示,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普通人群颅内动脉瘤发生率约为2.3%,男性略低于女性(约为1:1.3)。90%以上脑动脉瘤分布在脑底动脉环附近。也就是在动脉刚刚从颈部进入大脑的那个地方。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首发症状,约占80%~90%。常在劳累或激动时突然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或部分意识障碍,经腰穿可见脑脊液为血性。因出血量的多少和动脉瘤位置的不同,可有特定性神经体征,如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出血,可有同侧的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瞳孔散大);若出血量多形成巨大血肿,病人短时间内可以死亡。

      脑动脉瘤分为五级:

      脑动脉瘤Ⅰ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

      脑动脉瘤Ⅱ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

      脑动脉瘤Ⅲ级:嗜睡,意识模糊,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脑动脉瘤Ⅳ级:木僵,中度至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皮质强直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脑动脉瘤Ⅴ级:深昏迷,去皮质强直,濒死状态。

      若有严重的全身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肺病及动脉造影上有严重血管痉挛,要降一级。

      先天性脑动脉瘤病人在破裂出血之前,90%的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极少数病人,因动脉瘤影响到邻近神经或脑部结构而产生特殊的表现,如巨大型动脉瘤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动脉瘤症状和体征大致可分为破裂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2012-12-27 13: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