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损伤是火灾事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吸入性损伤是指伤者在火灾时吸入大量高温、有毒烟雾、粉尘颗粒,以及化学物质造成鼻咽部、气管和支气管、肺实质损伤,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坏死,引起伤者缺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在烧伤患者中吸入性损伤的发病率高达32%~38%。
损伤程度分三级
轻度吸入性损伤:损伤在声门以上,包括鼻、咽和声门的损伤。吸入性损伤常有鼻腔和口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水疱形成,或有糜烂、出血,严重者黏膜广泛坏死。喉部发生水肿,伴急性喉炎,甚至发生坏死性溃疡性喉炎。临床上可出现声音嘶哑、喘鸣、吞咽困难以及进行性上气道阻塞。
中度吸入性损伤:指气管隆凸水平以上,包括喉和气管的损伤。黏膜呈多发性局限性坏死,溃疡形成。广泛凝固性坏死,形成坏死剥脱性气管炎,可有白喉样假膜形成。伤后24小时内即可见喘息、支气管痉挛和刺激性咳嗽等。伤后第2~5天尚可咳出含碳粒的痰及脱落的气管黏膜,严重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听诊可出现哮鸣音和啰音。
重度吸入性损伤:指支气管和肺泡单位的损伤。气道黏膜广泛坏死、脱落,管腔由于纤细更易于阻塞而出现肺气肿和肺不张等。如出现肺水肿,则往往是吸入性损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可能出现肺出血、肺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等病变。重度吸入性损伤最突出的表现是伤后立即出现或几小时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严重的发生缺氧、紫绀、谵妄甚至昏迷,可在伤后数小时内死于呼吸衰竭或窒息。
2012-12-19 1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