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儿童急性咽炎不退烧

    发烧,烧得脸通红。孩子躺床上,小脸烫得像刚出炉的馒头,嘴唇干,嗓子眼儿一咽口水就疼得直抽气。医生说是急性咽炎,开了药,可这烧就是不退,反反复复,三十八度五,三十九,有时候甚至逼近四十。家长急得团团转,冰袋换了一轮又一轮,退烧药按时喂,可体温就像坐过山车,刚降下去两小时,呼啦一下又窜上去了。

    咽炎,听起来不算大事,喉咙发炎嘛,吃点药 多喝水,几天就好了.可真摊上自家孩子身上,那感觉完全不一样.夜里最要命,孩子翻来覆去,哼哼唧唧,一量体温,又上去了......喂了退烧药,出汗,擦干,盖薄被,再量,还是没彻底下来。人蔫了,话也不爱说,饭一口不吃,水喝两口就推开。

    抗生素用了三天,医生说要看情况,不一定马上见效。可家长心里打鼓:是不是药不对?是不是还有别的问题?血常规做了,白细胞是高,说明有感染,但也不是高得吓人。C反应蛋白也升了,炎症指标在那儿摆着。可为什么就是烧不退?

    有时候,退烧不是靠药猛,而是身体自己慢慢扛过去。免疫系统在打仗,发烧其实是身体在调兵遣将。温度升高,是为了让细菌病毒不好活。,退烧药不是全能钥匙,它只是帮孩子舒服一点,不至于烧得太难受。真正起作用的,是身体自己的修复能力。

    可话说回来,烧太久,谁不慌?尤其是小孩子,器官还在发育,高烧持续,怕伤脑子.其实,普通感染引起的发烧,只要不超过41度,一般不会造成脑损伤。真正危险的是那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比如脑膜炎,但那种通常伴有剧烈头痛 呕吐、脖子僵硬,孩子状态极差。现在这孩子虽然烧,但还能哭闹,能认人,能喝水,精神头虽弱,但没到昏迷或抽搐的地步。

    白天看着好些,体温三十七度多,以为好了,结果傍晚又开始往上爬.这种“午后发热 夜间高峰”的模式,在儿童感染里挺常见......可能是身体节律的问题,也可能炎症还没完全控制住.这时候最容易误判——以为快好了,结果半夜又烧起来,全家重新紧张.

    饮食也成问题。嗓子疼,吃什么都是折磨。牛奶热的不敢给,怕刺激;粥凉了又不想喝;水果酸的碰都不碰!营养跟不上,恢复自然慢.家长只能变着法子哄,一勺一勺喂,有时喂进去又吐出来,心都凉了半截.

    家里老人常说:“多捂捂,出点汗就好了。”这话害了不少孩子。捂汗退烧,听着有道理,实则危险.小孩散热能力差,裹太厚,体温可能不降反升,严重时引发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是散热,穿轻薄透气的衣服,室温别太高,保持空气流通。

    还有的家长一见烧不退,就想输液。总觉得打点滴比吃药快。其实不然。病毒感染为主的话,输液也没速效药,抗生素也不能随便用.滥用反而可能耐药,或者肠道菌群紊乱,拉肚子更麻烦......

    咽部检查看到红肿,扁桃体有点肿大,但没化脓.医生说暂时不用打针,继续口服药观察。可这“观察”二字,对家长来说,简直是煎熬。每个小时都想量一次体温,看一眼呼吸,摸一把额头。

    有时候,孩子突然精神好起来,玩玩具,看电视,笑两声。家长刚松口气,以为要好了,结果几小时后又倒下,烧得更凶。这种反复,最磨人。不是病情恶化,而是病程本就如此。急性咽炎,多数由病毒引起,病程七到十天都很正常。前三天最重,后面慢慢减。

    也有少数情况,继发细菌感染,比如链球菌感染,这时候才需要规范使用抗生素。但不能因为烧不退就盲目加药!得看临床表现,查体结果,化验指标综合判断。

    家里空气干燥,开着暖气,更容易刺激咽喉!加湿器开起来,水雾袅袅,稍微缓解一点不适......盐水喷喉咙,孩子嫌难受,不配合,大人只好趁他张嘴说话时偷偷喷一下。

    退烧药间隔四到六小时才能用一次,不能超量。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用,有些医生允许,有些反对,容易算错剂量。还是按说明书来稳妥。

    第3天晚上,终于出了透汗,体温降到三十七度二,维持了大半天。孩子喝了半碗米汤,吃了几口蒸蛋。家长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一点。知道这才刚过拐点,还得小心伺候几天.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有一发烧立马就好全的道理。尤其小孩,免疫系统不成熟,反应往往更剧烈.烧不退,未必是药无效,可能是时间还没到。

    等吧。多喝水,少折腾,别乱用药。该看医生的时候去,该在家养的时候安心养.烧总会退的,嗓子也会慢慢不疼。只是这个过程,急不得。

    希望上面的介绍能帮到你。祝你轻松自在,心情好,工作顺心,生活幸福。别太累,注意休息。健康小贴士:别总着急,学会放松,调节心情很重要。

    2025-10-17 08: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