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红得像烧着的炭。宝宝才两岁多,前天还活蹦乱跳地追着小鸭子玩具满屋跑。昨天开始不喝奶了,碰奶瓶就扭头,嘴巴张开一点都费劲。老一辈说“上火”,可这哪是上火啊,扁桃体肿得发白,脓点星星点点,医生说是细菌性急性咽炎,化脓了......
抗生素得吃。药片碾碎混在苹果泥里,喂一口哭三分钟。孩子嗓子疼得连吞口水都皱眉,夜里翻来覆去,哼哼唧唧,大人也睡不了整觉。退烧药吃了两回,体温倒是压下去了,可精神一直蔫蔫的.眼圈发青,小手摸着有点凉,又不敢捂太厚。
医院走廊里人挤人。好几个妈妈抱着孩子排队抽血。有个奶奶嘀咕:“现在小孩怎么这么娇气,动不动就发炎。”话音没落,她孙子就开始咳,咳得脸通红......谁家都不容易。打针的、输液的、抱着雾化机蹲墙角的,全是疲惫的脸.
化验单上白细胞高得吓人......C反应蛋白也飙了。医生说用抗生素控制,不然可能往扁桃体周围扩散,甚至引发中耳炎或者支气管问题。听着就心慌。可药也不能乱用,剂量得**到毫克,一天两次还是三次,饭前还是饭后,全得按医嘱来。
有时候觉得,孩子生病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伞没带,衣服湿透,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家里老人总想给偏方:金银花煮水 梨炖冰糖 盐水漱口……能试的都试了。可这次不一样,是细菌感染,不是着凉那么简单。偏方顶多缓解症状,杀不死链球菌。
宝宝不吃东西,体重掉了快一斤......尿量也少,换尿布时看着都揪心。医生说尽量补液,不然容易脱水。葡萄糖口服液勉强喝了几口,更多时候是闭紧嘴摇头。哄、骗 威逼利诱,十八般武艺全上阵!
第3天晚上突然又发烧,39度。贴了退热贴,温水擦身,药按时吃。凌晨两点还在量体温,盯着电子屏上的数字看它慢慢往下走。那一刻特别安静,只有钟表滴答声和孩子的呼吸。心里空落落的,又塞满了事!
抗生素吃到第5天,脓点淡了些。喉咙还是红,但孩子愿意喝点粥了。一小勺一小勺,喂得慢,总算没吐。眼睛也有神了,看见妈妈会伸手要抱。那天下午他坐在爬行垫上玩积木,虽然声音哑,还是咿咿呀呀地笑出声。
咽炎不是大病,可真摊上,每一步都走得累。有人说“小孩子病一场长一次个子”,这话听着玄,但确实发现宝宝病好后胃口变好了些。也许是身体经历了一次免疫系统的拉练.
护理的时候最怕交叉感染。家里消毒水味天天飘着,玩具、餐具 毛巾全都分开。大人回家第1件事就是洗手换衣服。爸爸感冒了也不敢靠近,自己睡客房。病毒细菌不分亲疏,一点松懈就可能重来。
有次喂药,宝宝挣扎着把药喷出来,喷了我一脸......苦味在嘴里散开,眼泪差点下来。不是委屈,是那种被压到极限的无力感。明明知道该坚持,可看着孩子受罪,心像被撕开一样。
恢复期也不能松劲。医生说至少观察两周,避免剧烈活动,别吃刺激的。**羹、软面条成了主食.水果得蒸着吃,香蕉都不敢给生的.邻居说他们家孩子上次病完三个月内反复呼吸道感染,听得人心惊。
其实很多妈妈都有类似经历。小区楼下遛娃时聊几句,几乎人人都说过“那次化脓性咽炎折腾死人”。有的孩子住院,有的在家熬.没有谁比谁更轻松。只是大家都不常说,说了也没用,日子还得过。
现在回想起来,最怕的不是发烧,不是哭闹,是那种不确定——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更糟,不知道药效什么时候起作用,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撑住。医学能解释机制,却没法打包票说“三天一定好”。
但也奇怪,熬过去了,反而觉得人踏实了些。以前总担心这担心那,现在知道有些坎一步一步跨。孩子在长,父母也在被迫成长!病好了,阳台上的薄荷叶冒了新芽,晾衣绳上挂着的小袜子随风轻轻晃。
生活就是这样吧。一阵风刮过来,树叶子哗啦响,等风停了,枝干还在,嫩芽反而更绿了。
动一动,身体才不会僵。 散个步,血液循环更顺畅。 心情好,身体也会跟着棒!
2025-10-13 16: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