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度。不算高烧,也不算低。但中暑这事儿,压根儿不讲道理。有人晒十分钟就头晕眼花,有人暴走三小时还能喝冰水谈笑风生。可你要是真当它没事,它能让你躺下,一句话不说。
那天太阳毒得像焊枪.柏油路软塌塌的,踩上去黏脚!树影子都缩成一小团,躲着光。他穿件深色T恤,骑共享单车去公司。路上没遮没拦,风吹过来都是热的。到地方时,额头全是汗,顺着眉毛往下淌,滴进眼睛里,辣。他没在意,擦了擦,继续走。
进了楼,空调倒是凉。可身体却开始不对劲。胸口闷,喉咙干,像是吞了棉花。脑袋嗡嗡响,像有只蜜蜂在颅骨里打转.坐下那一刻,突然觉得椅子在晃。不是真的晃,是自己晕。他喝了口水,温的,没用。心跳快得离谱,一跳一跳顶着嗓子眼。
体温计拿出来,38.7。数字跳出来那一秒,他才意识到——糟了。
中暑不是非得晕倒才算。也不是非得吐白沫 抽搐才叫严重。有时候就是这么悄无声息。你觉得自己还撑得住,其实身体早就拉了警报。只是你没听。
这时候最怕什么?乱动。有人一发烧就猛灌退烧药,结果出事.中暑不一样.它不是感染,不是病毒。它是热积在身体里,排不出去。你得让它散,不是压。
他冲进洗手间,拧开水龙头,把毛巾浸湿,搭脖子上......凉是凉,但不够。又脱了上衣,拿冷水拍腋下、手腕 后颈。这些地方血管靠近皮肤,降温快。蹲着,头低下来,膝盖顶着胸口,像蜷缩的猫。
同事路过,说你怎么了?他说不出话,摆摆手.声音发虚,像从井底传来。那人愣了一下,转身走了。五分钟后带了瓶冰水回来,拧开递给他。他没喝,先贴左太阳穴。右边也贴。冰得刺痛,但脑子好像清醒了一点。
喝水要慢。小口,别急.冰水别直接灌,伤胃。是常温或微凉的,加一点点盐。可惜办公室没盐。他只能喝 plain 水。一口,停十秒,再一口。心率慢慢缓下来,没那么撞墙了。
窗外蝉还在叫。一声接一声,烦得要命。可他知道,外面温度至少三十九。地表更高。水泥吸热,晚上都不散。这种天,老人小孩最容易出事。但年轻人也别得意.穿得多、运动猛 喝水少,一样中招。
有人以为中暑就是出汗太多。其实不一定。有一种叫“热射病”,反而可能不出汗。皮肤烫 干 红,像烤熟的虾。神志模糊,胡言乱语。那是真危险了。送医院都得抢时间。
他那会儿还没到那一步。但已经踩在边缘。38.7听着不高,可要看什么时候。高温天,基础体温本就偏高。再加上剧烈活动,代谢加快,一点点升温都能压垮系统。
休息了一个多小时。空调吹着,风扇对着脸。人慢慢回过神。饿了,但不想吃东西。胃像被揉过,提不起劲。最后啃了半块饼干,干巴巴的,差点噎住。
站起来试了试,腿还是软。走路像踩棉花。不敢走快。楼梯也不敢跑。一层一层慢慢挪。每层都扶着扶手,以防突然眼前一黑。
医生后来怎么说的?没去医生那儿。舍不得请假。也没觉得非看不可......很多人都是这样。扛一扛,睡一觉,好了就算完。可身体记着呢。那次之后,他再晒太阳,特别容易心慌。哪怕阴天,走在街上,也会突然一阵燥热,耳鸣。
是不是后遗症?不知道。没人告诉他。也没人问。生活照常。打卡、开会 赶项目。中暑像一场小插曲,过去就过去了。可你知道,有些损伤是看不见的。比如电解质紊乱,比如轻微脱水对肾脏的影响。它们不喊疼,但存在。
预防?其实简单。避开中午出门。戴帽子,穿浅色衣服。随身带水,别等渴了再喝。渴了说明已经缺水了。运动前后都要补液。别信什么“我体质好不怕晒”。体质再好,太阳底下站两小时,谁也扛不住。
还有个细节——情绪。中暑的人往往脾气暴躁。易怒,烦躁,一点小事就想炸.这不是性格问题。是大脑在高温下功能下降!前额叶控制情绪的部分罢工了!别怪人家凶,也别怪自己失控。先降温,再说别的。
他现在包里常年放一瓶水。夏天加片柠檬,冬天也带着。不是作秀,是教训。38.7度那次,让他明白一件事:身体不是机器,不会永远听话。你逼它,它就给你颜色看。
有时候想想,人真脆弱!一场太阳,就能让一个活蹦乱跳的成年人瘫在洗手间里,连水都不敢喝。可也正因如此,才更该小心.不是胆小,是懂分寸。
热浪年年有。今年比往年更早来。新闻说极端天气多了。城市像蒸笼,绿地越来越少。未来这种事只会更多。别指望环境变好。能管住自己的,只有自己。
你看,中暑不是小事。38.7度,可能是开始,也可能只是中间.别等倒下了才后悔。凉水 阴影 安静 呼吸——这些最朴素的东西,关键时刻最救命。
他后来学会一件事:感觉不对,立刻停下。不管在哪儿,不管多急的事。身体信号比任何闹钟都准。听它,不吃亏。
看了上面关于“中暑体温38.7度”的介绍,希望你能每天开开心心,身体越来越棒。多出门走走,回家好好睡觉,日子越过越幸福。温馨提示:别熬太晚,该歇就歇,身体才更健康......
2025-10-11 1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