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生煎包皮的做法

    生煎包皮,其实说白了就是包包子用的那层皮,不过它比普通的包子皮稍微讲究点,口感更劲道,煎出来外皮酥脆 内里柔软.做这玩意儿其实不难,但要做得好,得有点耐心,还得掌握几个关键点!

    先说材料,面粉肯定是主料。不过面粉选哪种?中筋面粉就行,别用高筋的,太硬,低筋的又太软,撑不住。温水,大概40度左右吧,不要太烫,不然面就熟了。酵母粉,这是发酵的关键,记得用温水化开,别用热水,不然酵母就死了。还有糖,一点点就行,帮助发酵,也稍微带点甜味,口感更好.盐,一点点提味.

    面粉500克,温水260毫升左右,酵母5克,糖5克,盐2克......这些比例可以做大概15到20个生煎包皮......当然,如果包得大一点,数量会少点。

    第1步,和面。把面粉倒进盆里,中间挖个坑.酵母水 糖水 盐水都混合好,慢慢倒进去,一边倒一边搅。一开始是絮状,然后慢慢揉成团。这个过程可能有点粘手,没关系,多揉一会儿,慢慢就不粘了.面团要软一点,这样包的时候不容易破皮。

    和好面之后,盖上盖子或者湿布,让它发酵。温度高点好,夏天放常温就行,冬天得找个暖和点的地方。大概一两个小时,面团发到原来的两倍大,手指戳个洞不回缩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是排气。把发好的面团拿出来,使劲揉,把里面的气泡都揉掉。不然蒸出来会有气孔,影响口感!这一步不能偷懒,多揉几分钟,面团会变得光滑有弹性.

    然后是分剂子。把面团搓成长条,切成一个个小剂子,每个大概30克左右!剂子搓圆,再擀成中间厚 边缘薄的圆皮。这个厚度要掌握好,中间厚点,包馅的时候不容易破,边缘薄点,吃起来口感更好。

    擀皮这一步其实挺考验手感的......新手可能擀得不匀,多练几次就好了.可以用擀面杖转着擀,一边擀一边转,慢慢就能擀成圆形了.

    包馅的时候,手法可以自己选。不会包没关系,只要封住口就行。不过正宗的生煎包一般是有褶子的,捏出十几个褶子来,好看也好吃。

    包好之后,不是直接煎,而是要再醒发10到15分钟。这样煎出来更蓬松,口感更好.别省这一步,不然皮会太紧。

    煎锅里放油,包一个个摆进去,小火慢慢煎。等底部有点金黄了,加点水,大概到包子一半高就行。盖上盖子,焖个5分钟左右。等水差不多干了,再开盖,继续煎几分钟,直到底部金黄酥脆。

    煎的过程要注意火候,太大火容易焦,太小火又煎不出脆皮。用不粘锅,不然翻锅容易破皮。

    说到口感,生煎包皮最关键的就是“外脆里软”......煎的时候水汽往上蒸,包子顶部是软的,底部是煎得酥脆的.这种口感的对比,才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不过有时候皮太厚,吃起来像馒头!那可能是醒发时间不够,或者面团太硬。可以适当调整水量,或者多醒一会儿。

    还有,包的时候如果皮太薄,容易漏馅;太厚又影响口感.擀皮的时候要掌握好,中间厚边缘薄。

    其实做生煎包皮不难,难的是做到皮薄 馅多 煎得酥脆。这需要多试几次,总结经验。比如面团的软硬 醒发时间 煎的火候,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

    有人喜欢用老面发酵,味道更香,但控制不好容易酸。可以用小苏打中和一下,但新手不太推荐.酵母粉比较稳定,适合大多数人。

    还有人问,能不能用泡打粉?可以加一点点,帮助蓬松,但别太多,不然吃起来会有碱味。一般家庭做的话,不用泡打粉也可以,只要发酵到位!

    总结一下,做生煎包皮的关键点:

    1. 面团要软,不能太硬.

    2. 醒发要到位,二次醒发别省。

    3. 擀皮中间厚边缘薄。

    4. 煎的时候先煎底,再加水焖,最后收干。

    5. 火候控制好,别焦也别太软。

    其实做点心就是这样,讲究的是细节。生煎包皮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好,还真得花点心思。不过只要多做几次,总会越做越顺手。

    有时候,做出来的皮口感不理想,也不用太沮丧。失败是成功之母嘛,下次调整一下水的比例,或者醒发时间,说不定就成功了。

    别怕麻烦,多动手,慢慢就能做出外酥里嫩的生煎包皮了.

    读完这篇文章,希望你每天都能睡个安稳觉。不被打扰,也不做噩梦.好睡眠,是健康的基础。   小提醒:健康不是一天的事,靠的是坚持。

    2025-09-30 16: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