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那天,天还没亮透。走廊灯亮着,冷白的光打在墙上,反着光,有点晃眼。我坐在小板凳上等,脚边是拖鞋,一只歪了,另一只踩在地上的纸团上。护士喊名字的时候声音不大,但耳朵一下子就竖起来了。
进了准备室,医生拿着笔在纸上划拉几下,问了些问题!有没有过敏?最近吃药没?抽烟喝酒?我答得断断续续,脑子里乱,话也接不上。他抬头看了我一眼,说:“别紧张,小手术。”可这话听多了反而更慌。小手术?那谁还在这儿坐着?
进了手术室,门一关,声音就闷了。墙角有台机器,滴——滴——响,节奏慢,像卡了带子的老录音机.器械摆了一盘,不锈钢的,反着冷光.剪子、钳子 刀片,排得整整齐齐,跟厨房切菜的家伙事儿似的,就是看着更冷。
消毒水味儿冲鼻子。棉球蘸着碘伏擦过来,凉一下,接着火辣辣的。麻药推进去的时候,针头扎进去那一秒,疼得我腿抽了一下。医生“嗯”了一声,像是在说“忍着点”。然后就是等,大概十分钟?也可能二十分钟。时间在这种时候特别黏糊,分不清长短。
开始动刀了。感觉不是疼,是扯,是压,是有人在那儿拧什么东西。眼睛不敢看,盯着天花板裂缝看。那条缝弯弯曲曲,像小时候老家墙上的蚯蚓爬过的痕迹.手攥着床单,指节发白。医生和助手说话,声音平平的,“这边再松一点”,“剪短点”,“吸一下”。我不懂,也不想懂。
中间有次停顿。医生摘了手套,去洗手池冲了下手,回来换了副新的。我就躺在那儿,下半身盖着蓝布,像个被拆到一半的零件......脑子里突然冒出小时候包皮过长,尿尿总是歪,冬天洗不干净,痒,红,有时候还裂口子.那时候不懂,只觉得别扭,也没跟人说。现在想想,拖了这么多年,也算够呛。
继续做.又是一阵拉扯感......这次好像重了点,我哼了一声。医生说:“快了,最后两针。”语气像在收尾一项日常工作。缝合的声音不一样,线穿过组织,有轻微的“嗤啦”声,像针脚扎进厚布料!我不知道用的是不是可吸收线,也没问。反正他说不用拆,那就不管了。
做完让我躺十分钟。麻醉还在作用,下面木木的,像不是自己的。护士扶我起来,走路姿势怪,有点像企鹅,腿不敢并拢.给了个纱布包着的小伤口,叮嘱两天别沾水,少吃辣,别碰那个地方。我说“知道”,其实心里没底。
回家路上坐公交,屁股不敢全坐下,半悬着。车一颠,身子晃,心也跟着抖.邻居大妈在车上看见我,问我脸色怎么这么差。我说感冒了,没睡好。她点点头,没再多问......幸好。
头两天最难熬。肿,胀,坐着像坐钉子.小便的时候紧张,怕碰到,结果还是蹭到了纱布,刺了一下,疼得倒吸凉气。第3天换药,自己拆纱布,手抖,胶布粘着汗,撕下来时连皮带肉扯了一下,眼泪差点出来。
第七天开始消肿。能正常走路了,睡觉也不用侧着身子硬撑。偶尔痒,但不敢抓,只能轻轻拍两下。第十天摸着伤口已经结痂,边缘翘起来一点点,像旧墙皮要脱落......
一个月后复查。医生掀开看了一眼,“长得不错,基本愈合了。”我没照镜子仔细看,但感觉舒服多了。洗澡终于能搓干净,不再担心藏污纳垢。夏天穿短裤也不再别扭,尿线直了,这是最实在的变化。
有人说这手术没必要,忍忍就行。可有些事,忍久了反而更麻烦。发炎 敏感 影响生活,哪样都不是小事。也有人说是心理作用,可身体的事,哪能光靠想解决?
过程不算轻松,但也没到扛不住的地步。疼是有的,尴尬也有,但比起长期的不适,这点折腾算不上什么。关键是做完之后那种“终于搞定了”的感觉,像卸了个包袱.
现在回想,最难受的其实不是手术本身,是术前的犹豫。拖了几个月,查资料,问朋友,反复决定又推翻。真正上了台,反倒干脆了。刀一动,就没退路了,只能往前走。
恢复期间忌口挺烦。不能喝酒,不能吃海鲜,辣椒也不敢碰。馋了就拿白粥配咸菜,吃得嘴里淡出鸟来.朋友约烧烤,只能摇头。他们笑我“坐月子”,我也跟着笑,但心里清楚,这事儿马虎不得。
没人跟我说过这些细节。网上信息一堆,但大多是冷冰冰的术语,或者夸张的恐怖故事.真实的情况呢?就是这么回事:有点疼,有点窘,有点磨人,但能过去。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奇迹发生,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次身体修理。
如果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会犹豫!但犹豫完,大概率还是做。毕竟,有些事,躲不过,就得面对。
上面说的就是“包皮手术记录书写”的全部内容了.希望你身体健康,心情好,工作顺心,生活幸福。别太累,该休息时休息......健康小提醒:记得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处理!
2025-09-30 16: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