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包皮内有白色米粒

    包皮里面长了白色小颗粒,像米粒。不痛,也不痒。摸上去有点硬,挤一挤,有时候会出来一点白白的东西,味道还怪怪的。一开始没当回事,以为是脏东西,洗洗就没了。可洗了好几次,还在那儿。

    后来上网查,有人说这是珍珠疹。也有人说可能是脂肪粒。还有人说,会不会是感染?心里就开始打鼓......白天上班还能分心,晚上一躺下,脑子里全是这事!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越慌。

    其实也不是第1次注意到了。大概三四个月前就发现了。那时候只是一个小点,白得不太明显。现在倒好,不止一个,成了片。边上还冒出来几个新的。颜色发黄,像是陈年的牙垢藏在缝里。

    去医院?犹豫。熟人不多,这种事又不好问。朋友聚餐,聊车聊游戏聊妹子,谁提这个?说了别人可能笑话你,不说又憋得难受。自己查资料吧,网页上一堆术语,“鳞状上皮”“角化过度”“皮脂腺异位”,看得头大。看不懂,反而更怕。

    有次刷短视频,看到一个人讲自己类似情况。说是医生看了,说是正常现象,不用治.他松了口气。可评论区立马有人跳出来说:“别信!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结果拖成慢性炎症!”这话一出,心又悬起来.

    也想过用酒精擦。买了瓶医用酒精,蘸棉签往上面涂。刚碰上去,刺啦一下,疼得直吸气。第2天发现局部红了,有点肿。赶紧停手.再不敢乱来。

    洗澡的时候特别仔细......温水泡一会儿,轻轻翻开,用手指一点点抠。抠出来的东西像豆腐渣,沾在指尖,甩都甩不掉。冲干净后看着皮肤,还是凹凸不平。总觉得没清干净,但又不敢用力,怕破皮。

    听说有的人做激光处理。费用不清楚,过程听着就吓人。光想想那束红光打在敏感部位,头皮就发麻......而且啊做完是不是就能彻底好?没人打包票。万一留疤,或者更严重……划不来。

    也有老一辈的说法。我妈听我说起私处不适,皱眉说:“小时候没割包皮,现在麻烦了吧?”她总把这事儿和“卫生习惯”挂钩。好像只要每天洗三遍,问题就能消失。可事实不是这样。洗得再勤,那几颗白点还是赖着不走。

    亲戚里有个在医院做饭的阿姨,偶然碰见,低声问了几句。她模模糊糊说,好像是叫“油脂堵塞”,男的很多都有,不算病。但她也不是医生,说得吞吞吐吐,最后补一句:“反正没流脓,应该没事。”这话听着像安慰,也像敷衍。

    最烦的是心理作用。穿内裤总觉得摩擦。坐久了,下面闷热,一想到那几颗白点,情绪就低下来。跟女朋友亲热时,总担心她发现。虽然她说过不在乎这些,可真要看见……谁知道她心里怎么想?

    有天试着拍照,想发匿名论坛问问。拍完一看,画面太直接,自己都看不下去。删了。过了两天又拍,这次打了光,角度挑了半天。发出去不到十分钟,底下回帖五花八门。“建议手术”“别管它”“快去看泌尿科”“你这是湿疣前兆”……越看越乱。

    后来终于去了趟社区门诊。医生是个中年男的,面无表情。看了一眼,戴手套摸了摸,说:“皮脂腺异位,常见。不传染,不影响功能。”我没听懂“异位”啥意思,想问,他又低头写病历,没空解释。开了一管药膏,说是消炎的,一天涂两次。

    回来涂了几天,没啥变化。药膏冰凉,涂上去舒服一会儿,过后还是老样子......倒是心理稍微轻松了点——至少医生没让我住院,也没说要切.

    有时候想想,人身体真是奇怪。明明活着,却总有地方不对劲。牙齿会长蛀,头发会掉,指甲会嵌进肉里。现在轮到这儿出问题。可它又不像发烧感冒,能大声说出来。只能自己扛,自己琢磨。

    网上信息太多,真假难辨。昨天看到有人说,这种白点十年八年都不会变,一辈子带着也正常。今天又看到另一个帖子,说某人得了癌。信哪个?没法信.只能靠时间熬。

    现在基本接受了。不抠了,不酒精擦了,药膏偶尔涂。生活照常。该吃吃,该睡睡。改变的是,洗澡时不再盯着看太久。看多了,只会让自己更焦虑。

    有时候觉得,身体就像一栋老房子。墙皮剥落,水管生锈,电灯接触不良。修一处,另一处又出问题.不可能圆满。只要没塌,就得住下去。

    那些白米粒,还在那儿。没长大,也没消失。像某种沉默的提醒:有些事,你控制不了。能做的,就是别天天盯着它看!

    最后,想了解更多“包皮内有白色米粒”的知识......建议大家,哪怕身体没啥不舒服,每年检查一次。身体顺,心情好,日子才能过得安稳。少熬夜,早点睡,精神好了,干活才有劲儿。健康小提示:别总喝冰的,肠胃会受不了。

    2025-09-29 18: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