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宝宝急性咽炎嗓子沙哑

    宝宝嗓子哑了,三天前还能奶声奶气地喊“妈妈”,现在一开口,像小鸭子叫,嘎嘎的.夜里咳得厉害,不是那种深咳,是干咳,一声接一声,听着揪心。喂水,不喝;喂药,吐出来。抱起来拍拍背,她蜷在怀里,额头有点烫,但不算高烧。

    咽炎,医生说是急性咽炎。喉咙红得发亮,扁桃体没肿,可黏膜整个充血。说白了,就是病毒闹的!不抗生素,得扛。这话听着轻松,真轮到自己孩子,哪能淡定。家里老人都说:“这嗓子坏了,以后说话都难听!”其实哪有那么邪乎,可他们一念叨,心里就更慌.

    空气干燥。开加湿器,水雾腾腾的,像小浴室。窗帘拉着,灯调暗。白天黑夜分不清,宝宝也乱了节奏.有时突然哭起来,不是饿,也不是尿布湿,就是喉咙疼,说不出话的那种疼.看着她张嘴想喊却只能挤出一点嘶声,人跟着发闷。

    吃东西?几乎不吃。稀饭放凉了,勺子刚碰嘴边就扭头。酸奶倒是舔了一口,又吐了半口......体重肯定掉了,衣服松垮垮的!最怕脱水,可怎么劝都不喝水。最后用滴管,一点点往嘴里送,一次五毫升,还得趁她迷迷糊糊的时候。

    药按时吃。清热解毒的口服液,味道怪,宝宝皱眉.退烧药备着,体温一过三十八度五就给。还好没到那步。咳嗽药水喝了两回,后来不敢用了,怕刺激胃。说明书上写的副作用一条条看,越看越怕。

    白天还算好,有人说话,有电视声音,分散注意力......晚上最难熬。安静下来,每一声咳都特别清楚。大人困得眼皮打架,还得竖着耳朵听.一咳就醒,醒了就得坐起来哄。床头堆着纸巾、药盒 空奶瓶,乱七八糟。

    邻居小孩前两天也病了,听说是支原体。我们这个应该不是,查了血,白细胞不高。可谁知道呢,有时候检查也不准。医生说得观察,观察这个词最磨人.啥都不做,就等着,等它自己好。可孩子遭罪啊。

    有天中午,宝宝突然想喝母乳。吸了几口,停下来,眼神亮了一下。那一刻,觉得有希望了。结果吃完又咳了一阵,把奶全吐了。抱着拍背,手心全是汗。衣服换了三件。

    家里老人迷信偏方!煮梨水加川贝,炖了两个小时,端过来要喂。拦住了。太小的孩子不能随便用川贝,容易遏制呼吸。讲道理没用,他们觉得“老法子传下来总有道理”.争了几句,最后不了了之。偏方没喝成,但争执让气氛更压抑。

    窗外下雨了。雨点打在玻璃上,啪嗒啪嗒。宝宝躺着,眼睛睁着,不哭也不闹。可能累了吧。摸她的脖子,淋巴结有点肿,小米粒似的,在耳后能摸到。医生说正常,炎症反应。可摸着还是担心,万一变大呢?万一化脓呢?

    第4天早上,咳少了。不是完全不咳,但间隔拉长了。嗓子还是哑,但不像之前那样撕裂感。试着喂了点温米汤,居然吞下去小半碗。全家像过年一样高兴。奶奶说:“快好了,快好了。”爸爸赶紧把加湿器关了,说太潮也不好。

    其实不知道算不算好转。医学上有没有标准?体温正常 进食恢复 精神变好……这些都没完全达标。但直觉告诉人,最难受的时候过去了。就像暴风雨中心最黑,过了那个点,哪怕还在下雨,也知道天会亮.

    第5天,宝宝笑了。不是哭完后的抽噎笑,是真的笑。看到小狗玩具,伸手去抓,还发出“啊啊”的声音。虽然还是沙哑,但有种生命力回来了。那一刻,眼泪差点掉下来。

    康复过程慢。一周后才敢带她下楼晒太阳。风有点大,围了围巾。小区里其他妈妈问:“之前怎么没见?”说生病了。她们点点头,“现在病毒多”。

    没有速效药!真的,什么“神药”“速效”都是扯。就是时间加护理。多喝水——尽管喝得少;保持空气湿润——别太干也别太潮;别捂太多——小孩散热差;最重要的是,大人别先崩溃.

    有次半夜,自己蹲在卫生间哭。不是因为累,是因为无助.明明看着孩子受苦,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这种无力感,比熬夜还折磨人。

    现在回想,最该注意的是早期信号。一开始只是轻微咳嗽,以为是呛奶。第2天声音变了,才警觉。要是再早点干预,会不会好得快点?不知道。但下次,只要声音不对,立刻去医院。

    还有,别信那些“扛扛就好”的轻描淡写.每个孩子体质不同。有的三四天过去,有的拖到十天。别比较,别焦虑,盯住自己的娃就行。

    嗓子哑不等于长久损伤。医生说了,黏膜修复能力强,只要炎症消了,声音会回来。就像皮肤划破了,结痂脱落,新肉长出来一样。

    最近开始哼歌了。不成调,就“嗯嗯”地哼。像是在测试嗓子,又像是在宣告:我回来了。

    这就是文章“宝宝急性咽炎嗓子沙哑”的介绍。祝你身体健康,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身体会更棒。健康小提示:每天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心情才会更好。

    2025-09-28 10: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