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包皮上有小米粒

    包皮上长了小米粒。一开始没在意,洗澡时摸到一点凸起,像沙子卡在皮肤里。不疼,也不痒,就是看着别扭。

    后来开始想,是不是发炎?还是擦多了?用了点以前剩下的药膏,抹了几天,没见好,也没见坏。

    朋友说,谁身上没点小问题。说得轻巧.可夜里躺下,手还是会不自觉摸过去,确认那东西还在不在。

    上网查过几次。不敢细看那些图,翻两页就关了。关键词一堆,什么珍珠疹 尖锐湿疣 毛囊炎……看得心慌。有的说没事,有的说得赶紧治!越看越乱,最后干脆不看了.

    有次体检顺便问了句,医生低头瞅了一眼,说“先观察”!这三个字,等于没说。

    其实最怕的不是病.是那种悬着的感觉......像鞋里进了颗小石子,走两步就硌一下,脱鞋倒又找不着。

    也想过再去医院。挂号 排队 脱裤子——光是想想就觉得难为情。医生可能早就见怪不怪,可自己总觉得像做错了事.

    有时候怀疑是不是太敏感.别人能忍的,我怎么就放不下?可身体是自己的,别人看不见,也不疼不痒,但你知道它就在那儿。

    还试过用热水烫。洗完澡拿毛巾使劲擦,皮肤红了,颗粒还在。蠢办法,但也算做了点什么。

    听说有人激光打了,说是几分钟完事。也有人说不用管,一辈子都不会变。说法太多,信哪个?

    有天看见个帖子,说这种小颗粒,十个人里三个都有。看得心里一松,原来不是我一个。可转头又想,万一我的不一样呢?

    夏天穿短裤都犹豫!游泳更不敢去。不是怕别人看见——谁能注意这个?是自己觉得,好像藏着什么秘密.

    女朋友问过一次,说“你最近怎么老躲着?”没说实话,只说“有点不舒服”。她没再问。有些事,开了口反而更尴尬。

    药店买过一瓶洗液,瓶子上写“抑菌护理”。用了半瓶,颗粒没少,倒是钱包瘪了。

    也曾半夜醒来,突然想起这事,脑子转得停不下来。会不会癌变?会不会传染?会不会以后影响生活?一个个问题冒出来,像蚊子嗡嗡响,赶不走.

    第2天照常上班,吃饭,笑,聊天。没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直到有回撞见同事在聊体检报告。他说:“身上有个小疙瘩,查了三个月,结果是良性的。”说完一笑,像讲了个笑话......

    那一刻,心里动了一下。原来不止我这样。原来有人真去查了。

    第2天,把医院公众号翻了出来。预约按钮点了又退,退了又点。最后还是按下去了。选了个工作日的早上,趁人少。

    检查很快。医生戴手套,看了一眼,捏了下,说:“可能是珍珠状丘疹,良性,不用处理。”

    “确定吗?”我问。

    “八九不离十!”他摘手套,“要彻底放心,可以做个活检。”

    回来路上,太阳挺大。风吹在脸上,有点干,但轻松。

    也不是说完全放下.毕竟那颗粒还在。可至少,知道它叫什么,知道不危险。

    后来洗澡时再看到它,不再盯着看了。手指划过去,像摸到一颗老茧,习惯了.

    人有时候怕的,不是病。是不知道......

    现在偶尔还会想起那段时间,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日子.像被困在一条窄走廊,两边都是门,却不敢推开任何一扇。

    其实门后啥也没有。或者,就算有,也得进去才知道。

    有些事,拖着比面对更累。

    现在穿短裤不犹豫了。游泳?等天气热了再说吧。

    身体上的东西,总会有点不圆满。就像指甲有裂纹,眼角有细纹,谁没有点小毛病。

    关键是,别让它变成心里的刺。

    拔不出来,就学会和它共处.

    有时候,共处就是好的解决办法.

    那天从医院出来,买了杯冰咖啡。一路走,一路喝。甜得发腻,但挺好。

    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包皮上有小米粒”。愿你心情好,身体轻松,日子安稳。别太较真,看开一点,身体才会更健康.小提醒:多吃坚果,对心脏好.

    2025-09-25 20: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