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暑前喝啤酒

    太阳毒得能把柏油路晒出泡。蝉在树上扯着嗓子叫,一声比一声急。空气不动,闷得人胸口发紧。这种天,谁还敢出门?可偏偏就得出去,工地不等人,饭碗挂在汗珠子上.

    老张蹲在墙根底下,后脖颈通红,汗顺着脊梁沟往下淌.他从兜里摸出一罐啤酒,拉环“啪”一声,气儿冲出来,白沫往上涌。他仰头灌了一大口,凉气从喉咙滑下去,肚子里像塞了块冰......舒服——就那一秒。接着是空,更渴,更热。他抹了把嘴,说:“解暑,喝点冰的总没错。”

    这话听多了。街边小摊,几个大叔围坐着,啤酒摆一圈,花生米嚼得咔吧响。他们说,夏天喝啤酒,透心凉.其实哪有那么神。啤酒是酒精,利尿。你喝一瓶,跑两趟厕所,水分哗哗往外走。身体本来就缺水,这下更干了.

    中暑不是一下子来的。先是头晕,像有人拿布蒙住脑袋。然后恶心,胃里翻腾,想吐又吐不出。腿软,站不住,眼前发黑。这时候要是能躺下,扇风,补水,可能还好.但很多人硬撑,觉得自己没事。老张就是。他喝了酒,脸更红,以为是热的,其实是血管扩张,体温调节乱了套.

    有个电工,姓李,前年七月出的事。他在房顶修线路,中午没歇,带了两瓶啤酒.说是提神。结果下午三点,人从梯子上歪下来,脸煞白,嘴里嘟囔着胡话。送医院时已经迷糊了。医生说,重度中暑,加上酒精作用,体温飙到四十度上面。命是救回来了,可脑子受了损,说话不利索,手也抖。

    啤酒不是药。它不降温,反而帮倒忙。酒精让毛孔张开,汗是出来了,但流失太快.身体来不及反应,核心温度反而升得更快。再加上夏天出汗多,电解质本来就不平衡,喝酒等于往火上浇油。

    有人不信邪。说以前没空调,大伙儿都喝啤酒,也没见几个中暑。可那时候活没这么赶,节奏慢。现在呢?工地十二小时,外卖骑手来回跑,地铁里挤成沙丁鱼罐头。环境变了,老办法不一定灵。

    还有个误区,觉得冰啤酒特别爽......其实太冷的东西刺激肠胃,容易拉肚子。肚子一坏,脱水更厉害。而且啊冷饮进嘴,身体误以为凉快了,散热机制放松,外头热浪一扑,内外夹击,更容易垮。

    真正防中暑,还是老三样:躲 补 通。躲太阳,尤其十点到四点别硬扛。补水分,白水好,淡盐水也行,加点糖更稳当。通,就是通风,风扇吹着,衣服宽松些。要是非得干活,隔一阵进阴凉地喘口气,别一口气拼到底。

    可现实哪有这么理想.工头催进度,客户催单子,谁给你时间慢慢歇?于是有人靠饮料撑,红牛 可乐 冰啤酒轮着来。提神是提了,代价不小。等真倒下了,才知道不对劲.

    去年城西一个快递员,三十出头,倒在小区楼道里.手里还攥着半瓶啤酒。邻居发现时,他已经说不出话,脸烫得吓人!救护车来得快,可脑损伤已经形成。后来听说,他连着送了八小时件,中间只喝了三瓶冰啤酒,没怎么喝水。

    啤酒不是毒药,但用错了时候,就跟毒差不多......夏天出汗多,血容量下降,心脏负担重。酒精一进去,心跳加快,血压波动,心血管系统直打哆嗦。要是本身有点基础病,比如高血压 糖尿病,那就更悬。

    也不是说一点不能喝。晚饭后,坐院子里,小半杯常温的,聊两句闲天,问题不大。关键是别拿它当解暑工具.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累了就歇会儿。道理简单,可总有人图省事,信偏方。

    有次听一个医生随口提,说急诊室七八月最怕见拿着啤酒瓶进来的。一看就是中暑前兆,还觉得自己挺清醒。劝不住,讲不清。等意识到严重性,往往晚了。

    啊,天再热,别被那一口冰凉骗了。身体不是机器,没那么多缓冲余地。你以为在享受,其实在冒险.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每一滴汗都是消耗,每一口酒都可能是压垮骆驼的草。

    老张后来晕过一次。就在工地门口,瓶子摔了,酒洒一地。工友把他拖到树荫下,拿湿毛巾敷头,灌了两瓶矿泉水。醒过来第1句话是:“给我整点冰的。”没人理他。第2天他换了种习惯,保温杯里泡淡茶,加点盐。不说多讲究,至少不再拿啤酒当救命稻草。

    街上还是有人喝......烧烤摊支起来,冰桶里堆满瓶子。笑声热闹,汗味混着酒气。没人想明天的事。可高温一年比一年多,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往后呢?还能这么混过去吗?

    或许有一天,大家会明白,真正的凉快,不在喉咙那一瞬的刺激,而在懂得什么时候该停下。

    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啦。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喝点温水,别老喝冰的,暖暖身子,胃和喉咙也会舒服一些。顺便提醒一下,别总加班,身体才是最重要的,照顾好自己哦。

    2025-09-24 08:32:41

成人发热待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