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宝宝晒黄疸中暑

    太阳毒得很,晒得人睁不开眼。宝宝躺在小床上,窗帘拉了一半,光还是斜着钻进来,照在脸上!黄疸还没退干净,皮肤黄黄的,像煮过头的**清.医生说多晒太阳,可没说怎么晒,也没说晒多久。谁懂啊,就这么听着,照做了,结果呢?

    孩子脸红得发烫,嘴唇干,不哭也不闹,就那么躺着,眼皮耷拉着。一开始以为是睡了,后来发现不对劲。手摸上去,热得吓人。赶紧抱起来,屋里空调开着,可他身上像个小火炉。喂水,不肯喝。叫名字,没反应。慌了。

    邻居大妈路过,看了一眼就说:“中暑了!快擦身子,用温水!”不是冷水,她特别强调。我们手忙脚乱找毛巾,拿温水蘸了擦脖子 腋下 后背......孩子哼了一声,眼睛动了动。心稍微落了一点,但还是怕。

    医院去了,医生看了看,问晒了多久。说两三个小时吧,早上九点到中午前。医生皱眉:“太久了,新生儿不能这么晒。”原来不是晒得越多越好!黄疸要晒,但得短时间 分次,避开中午.还得遮眼睛,不能直晒脸。我们哪知道这些细节,只听了一句“晒太阳”,就当成了救命稻草。

    回来的路上,车里闷,孩子又开始哼唧。空调不敢开太低,怕凉着。可他又热,翻来覆去.衣服湿透了,换了一件又一件。回到家,不敢再晒了,可黄疸还在,脸还是黄的。怎么办?晾着也不是,晒着也不是。

    有个亲戚说,喝点葡萄糖水能退黄.立马去买,冲了一点点喂。孩子舔了几口,吐了。又有人说,母乳喂多了也会黄,得停几天......吓得不敢多喂,可孩子饿得直哭.一哭,脸更黄,呼吸急,心跳快。越怕越错,越错越慌。

    其实黄疸分很多种。生理性的一般两周内自己退,病理性就得查原因。我们没做详细检查,只知道黄,不知道为什么黄。医生只是说观察,可观察期间出了中暑,这算不算耽误?

    有天晚上,孩子突然尖叫,声音尖得不像平时。抱着转圈,拍背,哄,都没用。持续了十几分钟,然后突然安静,睡着了。第2天问医生,说可能是胆红素太高影响了神经系统,叫什么核黄疸.听得头皮发麻。那会儿才意识到,不是所有黄都能等。

    后来换了家医院,抽血查了胆红素值。高,但没到换血的地步......医生建议照蓝光。照了三天,每天十个小时,孩子在里面躺着,眼睛蒙着,手脚动不了。心疼得不行.但脸真的慢慢白了,黄退了。

    中暑之后,家里变得特别小心。温度计放床头,湿度计也买了。开空调定时,两小时自动关。窗户只开一条缝,通风但不进风。晒太阳改成清晨六点半,七点收。五分钟开始,慢慢加到十分钟。再也不敢贪多。

    有时候想想,育儿就像踩钢丝。一边是黄疸,一边是中暑,中间一条窄路,看不见也摸不清.听这个说一句,那个讲一句,拼凑出个做法,结果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没有说明书,也没有重来的机会.

    孩子现在大了些,皮肤白净了,也不那么容易热了。可那次中暑留下的阴影还在......一看到太阳大,心里就紧!朋友说孩子该户外活动,我说等等,再等等。他们不懂,那种手抖心跳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

    有次带他去公园,树荫下坐了一会儿。老人走过来说:“娃娃要多晒,不然缺钙.”我没说话,只是把伞又往下压了压。她看了我一眼,走了。我知道她不是坏人,可有些话,听了就是扎心。

    黄疸退了,中暑好了,可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像影子一样跟着。夜里醒来,第1件事还是摸孩子的额头。凉的,才安心睡下。要是有点热,立马坐起来,量体温,看呼吸.

    没人告诉我们怎么做才是对的。书上看的,和现实差太远。网上搜的,说法五花八门。今天说晒太阳好,明天说会中暑.今天说多喂奶,明天说别喂太多。到底听谁的?

    只能自己试,试错了,扛着。扛过去,就是经验......扛不过去,后果自己担.这就是当父母的代价吧。

    孩子笑了,伸手抓我的脸。那一刻,好像所有焦虑都轻了点.可我还是记得他发烧时不睁眼的样子,记得护士抽血时他小腿乱蹬。那些画面,不会消失,只会藏起来,在某个深夜突然冒出来。

    现在他能坐了,能抓东西了,能发出“啊啊”的声音了。每次看他笑,我都想,还好撑过来了。不是因为做得多对,而是运气好,没出大事。

    育儿这事,真没法全靠聪明。有时候,就是熬。熬过一次又一次的不确定,熬到孩子长大一点,再大一点。等到哪天他能自己说“妈妈我热了”,或许我才敢松一口气。

    但现在,还是不敢。太阳一出来,我就盯着天气预报看。三十五度?关窗.三十二度?开风扇。三十度?考虑要不要出门。活得像个气象员,神经兮兮。

    可就这样吧。只要他没事,我宁愿神经过敏。

    ,希望大家多了解“宝宝晒黄疸中暑”的知识。在生活中多留心,主动预防疾病。祝你健健康康,小病小痛都绕着你走。记得多锻炼,身体才更棒。健康小提醒:别乱吃药,生病了要去看医生哦。

    2025-09-22 09:06:56

成人发热待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