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一碰就疼,像被砂纸裹住。咽口水像吞玻璃碴子。咳嗽一声,胸口震得发麻,连带着耳朵根都嗡嗡响.半夜咳醒,坐起来喘,嘴里一股苦味,怎么漱口都去不掉。那种苦,不是胆汁反流那种酸苦,是干的 涩的,混着铁锈味似的!白天说话声音哑,自己听都觉得陌生,像别人在替你发声。
医生说是急性咽炎。说得轻巧。开了一堆药,有片剂,有冲剂,还有喷雾。说明书上写“每日三次”,可谁真能按时?饭后忘,睡前忘,想起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六七个小时!药片含着,一开始凉,后来变成辣,最后舌根发麻。冲剂一股草腥气,喝完水杯底还留一圈黄渍。喷雾按下去,“嗤”一声,药液飞进喉咙深处,刺激得想呕。
喝水。喝温水。别吃辣。别抽烟。别大声说话。道理都懂。可办公室空调吹一整天,空气干得像沙漠。同事凑过来聊天,一口大蒜味扑面而来,想躲都来不及。中午点了碗面,汤底红亮亮的,香油浮一层,明知道不该碰,还是吸溜了两口。结果下午咳嗽翻倍,喉咙肿得更厉害.
有时候咳着咳着,突然停住。因为太累。肺像被拧干的毛巾,再挤不出一口气。但安静不到三分钟,又来一阵痒,从气管底下往上爬,非得咳出来不可。咳完,喉咙火辣辣的,耳朵里像塞了棉花.鼻涕倒流,黏糊糊滑进咽喉,咽下去是苦的,吐出来又嫌恶心.这种苦,像是身体内部在发酵,腐败的东西在悄悄蔓延。
睡不踏实。枕头高了低了都不行.高了脖子弯着不舒服,低了痰容易积在喉咙......翻身时脑袋一动,耳压变化,咳嗽立马接上。凌晨三点,睁眼盯着天花板,数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数到二百多就乱了。窗外偶尔有车驶过,轮胎摩擦路面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比白天还清晰。
家里老人说,这是“上火”。要喝金银花,煮罗汉果,炖雪梨加川贝.买回来一堆药材,锅里咕嘟咕嘟冒泡,整个屋子都是甜腻的中药味。喝第1口觉得舒服,喝到第3天就开始反胃。梨炖得太烂,一抿就化,可喉咙痛得根本不想嚼。川贝那股土腥味,咽下去比药片还难熬。
也有人说,得用盐水漱口。一杯热水兑小半勺盐,搅匀,仰头咕噜。刚开始觉得清凉,几次之后,盐粒没化开,划过溃烂的咽壁,疼得直抽气。漱完以为会好点,结果苦味还在,甚至更浓。好像盐把什么东西逼出来了,但不是病,是体内的某种东西在反抗。
药吃了五天,症状松动了一点。不是好了,是倦怠了。身体和炎症达成某种临时停火协议。咳嗽频率降了,但每次咳依然深入肺底。喉咙不再刀割般疼,转为持续的灼热感,像含着一块烧过的石子。说话依旧费力,音量提不上去,讲两句就得停顿喘气。
最烦的是那股苦味。刷牙使劲刷舌苔,牙膏泡沫冲进喉咙,反而引发干呕。嚼口香糖,薄荷味短暂掩盖,过后反弹更苦。吃甜食,巧克力在嘴里融化,甜味和苦味混在一起,变得诡异。朋友递来一颗糖,笑着问:“是不是苦得连糖都不甜了?” 没回答。笑了笑,把糖放进口袋,没拆。
第六天,发现痰的颜色变了。之前清稀,后来黄稠,现在带点暗灰。咳出来看着恶心,像旧抹布里的脏水。不敢上网查,怕越看越慌。可脑子里止不住想:是不是转成支气管炎了?要不要换抗生素?上次医生说“先观察”,可观察多久才算够?
第七天,终于能多吃半碗饭。喉咙的肿消了些,吞咽不再像受刑.咳嗽变成断续的,有时一天只咳三四次......苦味淡了,清晨醒来嘴里不再是金属味。喷雾还剩半瓶,懒得再用。药片扔在抽屉角落,忘了名字.
但不敢放松。一受凉,喉咙立刻预警——微微发紧,像有人在轻轻掐脖子。风从窗户缝钻进来,脖子后面一凉,咳嗽就蠢蠢欲动!穿高领毛衣,围围巾,还是觉得不够。办公室空调温度调高,同事嫌热,背后嘀咕。无所谓了。命是自己的。
康复的过程不像电影里那样突然好转。没有哪天早上一睁眼就痊愈。它是偷偷撤退的,像潮水退去,留下湿漉漉的沙地。你以为它走了,脚一踩,泥又漫上来。反复,拉锯,忍耐。有时候觉得快好了,吃个冰西瓜,瞬间打回原形.喉咙重新肿起,咳嗽卷土重来,苦味重回舌尖。
后来才明白,急性咽炎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次提醒。提醒你身体早就不对劲了。熬夜,饮食乱,说话多,情绪压着,免疫力早就透支。炎症只是爆发点......治标容易,治本难!药能压住症状,但没法补回那些亏空的夜晚和压抑的情绪。
现在还是会偶尔喉咙干。尤其在干燥的午后,或空气污浊的地铁里.条件反射性地摸摸脖子,确认有没有肿。不敢再硬撑!话多了,嗓子一哑,立刻闭嘴。水杯常备,温的,不烫。不再追求效率,不再逞强。
那股苦味,偶尔还会闪现。在极度疲惫的晚上,在压力大的会议后,在没睡好的清晨。它像一个老朋友,不请自来,提醒你:别忘了那次咳到流泪的日子。
看完上面的“急性咽炎咳嗽喉咙苦”,愿你走路带风,精神头儿越来越足,身体一年比一年硬朗。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真的很重要。 小提醒:心态乐观,身体也会跟着变好。
2025-09-19 11: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