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太阳晒得人头皮发麻。我坐在树荫底下,看着对面那个小伙子,鼻梁发紫,整个人瘫在椅子上,明显是中暑了。旁边有人喊:“快给他喝点水!”可谁也没动,像是被太阳晒傻了。
其实中暑这事儿,平时大家都不太在意。谁没出过汗,谁没在太阳底下走过几步?可一旦严重起来,真不是开玩笑的。鼻梁发紫,是其中一个征兆。还有人嘴唇发青、手脚发凉,甚至晕倒。这时候千万不能拖,得赶紧处理。
有人问:“中暑是不是就是热得太多了?”其实也不全是。中暑是身体调节体温的机制出了问题。人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出汗太多,或者根本不出汗了,体温就会上升,严重的话会超过40度。这时候,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罢工”,比如大脑 心脏 肾,都会受影响。
我以前在工地干活的时候,就见过一个工友倒下了。那天特别闷,空气像凝固了一样。他就是突然蹲在地上,头一歪,什么都不知道了。当时大家慌了,赶紧抬他去阴凉地,用凉毛巾敷额头,还灌了他两瓶藿香正气水。后来救护车来了,送去医院,医生说再晚几分钟就麻烦了。
中暑这件事,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夏天出门,要戴帽子、遮阳伞,穿浅色衣服,多喝水,别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运动或者干活的时候,尽量避开中午那几个小时,别跟太阳硬扛。
但有时候,预防也未必能完全避免.比如有些人本身就容易中暑,比如老人、小孩 体弱的人,还有那些有慢性病的,比如高血压、心脏病。这些人一到夏天就得特别小心,别长时间待在户外,屋里也要注意通风,必要时开空调。
说到空调,很多人怕吹多了得病。其实只要别对着吹 温度别太低,一般问题不大。26、27度就挺好。屋里太闷,空气不流通,更容易中暑。
中暑的轻重程度不一样。轻的可能就是头晕、恶心、出汗多,这时候找个阴凉地坐一会儿,喝点水就能缓过来。重的就不一样了,比如热痉挛 热衰竭,甚至热射病。热射病是最危险的,死亡率不低。这时候人已经失去意识,体温高得吓人,马上送医院。
我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有个快递员在送快递的时候晕倒了,送到医院时体温41度。医生说他是热射病,抢救了两天才缓过来.后来他老婆说,他那天早上出门前就觉得头晕,但想着快送完这趟就回去休息,结果出了事!
这说明什么?中暑这事,不能硬撑。觉得不对劲,就得赶紧停下来,别逞强。有时候,撑一下,可能就撑不过去了。
还有人说:“喝点冰的能降温。”其实这个要看情况.如果只是轻度中暑,喝点凉水没问题。但要是已经出现意识模糊、呕吐、抽搐这些症状,就不能乱喝水了,得赶紧送医。
另外呢,有些人中暑后会自己拿藿香正气水喝。这个药确实有用,但也不是全能的。它主要是解暑 化湿、和中,适用于轻症.如果症状严重,还是得靠医生。
我以前听一个老中医说过:“夏天最怕的就是热闷。”他说,夏天养生讲究“养心”,因为心火容易旺。这时候要保持心情平稳,别太激动,别太劳累。睡觉也要注意,别熬夜,不然第2天更容易中暑。
还有人说:“中暑之后要捂汗......”这完全错误。中暑是因为体温过高,这时候要做的就是降温,而不是捂汗。用凉水擦身 扇风、脱掉多余衣物,这些才是正确的做法。
现在很多人手机不离手,一热就想着拍照、发朋友圈.其实这时候最该做的,是赶紧找地方休息。别让手机耽误了救命的时间。
还有个误区是:“我以前晒太阳没事,这次也不会有问题。”这种侥幸心理要不得。中暑不是每次都发生,但一旦发生,后果可能很严重。别拿命去赌。
有一次我陪朋友去爬山,山上太阳晒得厉害,朋友说:“没事,我耐热。”结果走到半山腰就开始头晕,脸色发白,鼻梁有点紫。我们赶紧找了个树荫坐下,给他喝了几口凉茶,又用湿毛巾擦脸......过了十几分钟才缓过来。他后来笑着说:“以后不敢了。”
其实很多人中暑都是因为“我没事”这三个字。觉得自己扛得住,结果一扛就扛进了医院。
夏天中暑,不是小事.尤其是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我们得学会保护自己,别小看太阳的威力。出门前准备点防暑的药,比如藿香正气水 十滴水,虽然不是全能,但关键时刻能救急。
还有,家里有老人的,夏天要特别注意。他们可能不太愿意开空调,觉得浪费电,或者怕冷。这时候得劝着点,别让他们硬撑。空调开一会儿,屋里凉快了,再关掉,这样也能省电。
中暑这事,重在预防。一旦出现症状,别拖,赶紧处理.要是严重了,送医院.别觉得“休息一下就好”,有时候一休息就休息过头了。
最后再提醒一句:鼻梁发紫、嘴唇发青、意识模糊,这些是中暑的危险信号。看到这些,别犹豫,赶紧救人。
,选正规医院治疗。想了解更多“鼻梁发紫中暑”的知识也没坏处。饭后别急着坐下,起来走走,消化会更好,肠胃也轻松些。健康小贴士:少喝冰饮,不然肠胃容易不舒服。
2025-09-16 1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