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气温飙升,户外活动多了,中暑的风险也跟着上升.尤其是重症中暑,来得急、发展快,稍有不慎就可能出人命。这时候,急救就成了关键。
先说说中暑是怎么回事。人体通过出汗来散热,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但在高温 高湿、无风的环境下,汗液蒸发受阻,体温调节机制就会失效。体温迅速上升,超过40℃时,就可能引发重症中暑,比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这些情况.这时候,大脑 心脏、肾脏等器官都会受到损伤。
重症中暑的症状比较明显。比如意识模糊、抽搐 心跳加快、皮肤干热、呼吸急促,甚至昏迷.这时候,如果还在原地不动,或者只是喝点水、吹吹风,那可能就耽误了。
急救的第1步是发现症状要快。发现有人中暑,尤其是出现意识不清、高烧不退的情况,不能拖,马上处理。第1时间把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脱掉多余衣物,帮助散热。可以用湿毛巾 冰袋敷在脖子、腋下、腹股沟这些大血管的地方,加快降温.
但光靠这些还不够。降温要快,目标是在10到15分钟内把体温降到39℃以下。可以用冷水喷洒身体,或者用风扇吹,配合物理降温......但要注意,不能用冰水直接冲,容易引起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散热。
有人可能会说,喝点盐水是不是有用?其实这时候,如果病人已经意识不清,或者呕吐严重,就不能再喂水了。否则容易呛咳,甚至引发窒息。这个时候,应该尽快送医.
不过现实情况中,很多人对中暑的认识不够。比如看到有人晕倒,第1反应是扶起来、拍拍脸、喊几声,而不是判断是不是中暑,更别说正确处理了。其实这时候,应该先观察,看看有没有高温暴露史,有没有大量出汗,有没有体温升高。如果有,那就要高度怀疑是中暑。
还有一个误区是以为中暑就是“热晕了”,休息一下就好。其实不然,尤其是重症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几分钟内就可能恶化!比如热射病,死亡率非常高,抢救时间窗口非常短。,发现症状后,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医院。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不能干等。要继续物理降温,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如果病人意识清醒,可以少量多次地补充含盐的液体。但不要一次喝太多,否则容易引起呕吐......
送到医院后,医生会进行进一步处理.比如静脉输液、药物降温、监测生命体征等。还要评估有没有器官损伤,比如肝肾功能、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异常等.这些都需要专业设备和医护人员来判断和处理.
预防当然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或者在高温下作业的工人、运动员等,更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中午前后外出,穿着要宽松透气,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但有时候,预防也未必能完全避免.比如突然的高温天气,或者突发的体力活动,也可能中暑。这时候,身边的人能不能识别症状 会不会急救,就成了关键。
重症中暑不是小事。急救的关键在于“快”,快判断、快降温、快送医.别等,别拖,别用老办法处理!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
最后提醒一句:高温天出门,别小看太阳的威力!身体不舒服,别硬撑。能休息就休息,该降温就降温,关键时刻,命比什么都重要。
,“重症中暑急救关键”,要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来咨询。愿你每天都有好精神,走路带风,脸上常带笑。坚持好习惯,健康自然会来敲你的门。小提示:学会放松,别让压力伤了身体......
2025-08-25 08: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