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1],且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它系统的并发症,对于该类损伤的护理,尤其需要周密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我科在近两年中,共收治58例胸腰椎骨折病人,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8例,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为49.2岁;T12 骨折12例、L1骨折26例、T12L1骨折7例、L1-2骨折10例、L2骨折3例;单纯压缩性骨折无神经损伤40例、合并有不全或完全性下肢瘫痪18 例;非手术治疗33例、手术治疗25例。
1.2护理措施。
胸腰椎骨折在治疗上,需要病人避免负重而采取强迫性的卧位。因此,要根据这一特殊要求,而采起合理。有效的护理:①做好心理护理,达到良好的医患合作;②细致的生活护理;③定期翻身,预防褥疮发生;④鼓励病人做扩胸、深呼吸运动,预防肺部感染;⑤指导肌力的训练,防止肌肉萎缩;⑥合理安排饮食;⑦留置导尿者,做好导尿管和尿道口的护理。
1.3结果
本组病例在治疗全过程中,未因护理方面的原因而产生不良并发症,患者均获得了良好或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①患者心理适应能力:90%以上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突变所致的伤害。②褥疮发生率:首诊入住本科伤者,无一例发生褥疮;3例从院外转入者,2例为骶尾部,1例为右足跟后已形成褥疮,经创面护理而愈合;③ 肺部感染:除5例在伤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先存病者出现了肺部感染外,无继发肺部感染病例出现。④泌尿系感染:8例留置导尿15天以上者,出现尿道刺痛,拔除导尿管一周后症状消失;其余病例均未出现泌尿系感染的并发症。
2.讨论
胸腰椎骨折导致人体躯干负重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使功能活动严重障碍,合并神经损伤者,可致下肢不全甚至完全瘫痪,是脊柱创伤中的严重损伤,伤后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且病程较长。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情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1 早期的护理要求及其意义
在伤后(或手术后)2周,患者由一个健康人突然强迫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往往不能适应这种骤然打击,再是骨折(或手术)所致的疼痛,而产生恐惧。焦虑,并为预后担忧的心理。因此,首先要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此类损伤的治疗过程和转归,解释卧床的时间和必要性,解除其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二是预防褥疮,定时给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骨突处,翻身时严格掌握翻身技巧,防脊柱扭曲,行直线或滚动翻身,鼓励加强营养,以增强肌体抵抗力,保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三是指导。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扩胸运动,有效的咳嗽、咯痰、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时行雾化吸入并轻拍背部,以稀释痰液利于引流[2],预防坠积性肺炎。四是做好饮食护理,此类病人往往担心解大小便不方便而节制饮食,护理上要对病人做好说服工作,说明节制饮食而带来对健康的不利应鼓励病人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五要做好大小便的护理,对留置导尿的病人,早期持续引流尿液,2-3周后改为定时夹管放尿训练膀胱反射或自主收缩功能,鼓励多饮水,定期膀胱冲洗,每日用0.5%的碘伏檫洗会阴二次[3]
2.2 中期护理要求及其意义
胸腰椎骨折病程在2周至2月期间,疼痛及其它不适均得到缓解,对疾病也有进一步的认识,心理上也逐渐适应,此阶段护理上要加强以下几方面:①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和下肢的功能锻炼,不能自主锻炼者,要定时按摩下肢肌肉和做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防止进行性肌萎缩和关节僵硬,告知患者功能锻炼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做好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的护理。
2.3 后期护理要求及其意义
病程在2-3月后,患者的一些症状逐渐消失,部分功能逐渐恢复。一般来说随着病程的推进,其功能改善的速度就越缓慢,此时病人容易产生不能康复,就此致残的绝望心理。此时护士的关心与鼓励及家属的悉心照料对病人的心理转变尤为重要,护士应告知患者此类疾病的功能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取得病人及家属配合的情况下,给患者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康复计划、训练方法、讲解预期目标,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能积极主动参与功能锻炼,建议有条件者转入社区康复治疗。[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参 考 文 献
1.谈国明 ,金荣忠,吴一雄等。GSS-II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科治疗中的运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4)
2.贺爱兰,《实用专科护士从书 骨折分册》,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146
3.贺爱兰,《实用专科护士从书 骨折分册》,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147
2012-11-13 18: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