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耳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中耳慢性炎症始于黏膜,常致黏膜破坏及肉芽组织增生,在炎症细胞和脓液中酶的作用下可引起骨质破坏和反应性骨膜增生,并随病情迁延而硬化吸收。角化鳞状上皮脱落堆积,伴或不伴有胆固醇结晶形成胆脂瘤。高分辨率CT对中耳软组织灶非常敏感,能显示增厚的黏膜,定性诊断率为100%,但组织学定性有一定的困难。

      中耳腔内软组织影是HRCT诊断慢性中耳炎直接的依据。根据软组织影的形态多数病例可作定位诊断。胆脂瘤病灶在HRCT上大多表现为上室及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影,边缘可见低密度环,邻的骨壁多呈致密的硬化性改变。但在胆脂瘤伴肉芽组织的情况下可不出现低密度环。骨疡型耳炎HRCT表现为上鼓室鼓窦内完全或不完全堵的软组织影,多呈片网状、条索状,分布弥散,相邻壁边缘模糊,部分可见液平面。骨质破坏边缘常硬化边,合并感染时边缘毛糙为骨髓炎的表现。

      骨疡型中耳炎软组织影为片网状条索状。HRCT能准确地判断胆脂瘤及中耳炎病的范围,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达96.67%,接近鼓室腔内听骨破坏移位及其他结构异常是慢性中耳炎HRCT定性诊断的另一个重要依据。胆脂瘤对听骨的破坏压迫移位较肉芽肿多见且程度重。胆脂瘤起始部位不同,听骨受损部位及移位的情况也有差异。鼓膜松弛部胆脂瘤先形成于Prussak间隙,其上皮从锤骨外侧破坏沿砧骨外侧向后上生长,通过鼓室、鼓窦进入乳突,可引起听骨内移,随之盾板的骨质变钝或破坏,这是胆脂瘤的早期表现。

    2012-12-10 16: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