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动不动就中暑。这事儿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夏天,太阳毒得像火球,走在路上都觉得脚底板快冒烟了。前几天我就看见一个外卖小哥蹲在路边,脸色发白,嘴唇干裂,旁边人赶紧给他递水,看他那样子,八成是中暑了。
中暑这玩意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有些人就是头晕、恶心 出虚汗,喝点水歇一会儿就好了。但也有严重的,比如高烧不退、意识模糊,甚至休克,那就得赶紧送医院。关键是很多人不把它当回事儿,觉得“不就是热一下嘛”,结果拖着拖着就严重了。
我以前也中过一次暑,那是在去年夏天,公司团建去爬山。天气预报说32度,实际体感温度估计得有37度。我们一大早就出发,走到半山腰太阳已经晒得人睁不开眼了!我穿了短袖短裤,还戴着帽子,但还是觉得浑身发烫。后来走到一个阴凉处坐下,突然眼前一黑,脑袋嗡嗡响,整个人软趴趴的,差点倒地上。还好同事及时发现,给我买了瓶冰镇可乐,让我躺下休息了一会儿才缓过来。那次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中暑不是开玩笑的!
其实中暑跟体质也有关系。有的人耐热能力强,哪怕太阳底下站一天也没事。但有的人稍微晒一会儿就头晕脑胀,出汗多得像洗了个澡。还有就是喝水太少,或者出汗太多,身体脱水,电解质失衡,也容易中暑。夏天出汗多,光喝水还不行,还得补点盐分,不然钠离子一低,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还有人说,中暑是因为“热气进去了”,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完全错。医学上讲,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机制失调,核心体温升高,超过40度就比较危险了。这时候身体的器官就像被煮了一样,功能开始紊乱,严重的话会引发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但很多人对中暑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喝点藿香正气水就好”,其实这种想法有点片面。藿香正气水确实能缓解轻微中暑,但如果症状严重,比如意识不清、抽搐、呼吸困难,那就不是靠喝药能解决的了。这时候马上送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记得有一次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建筑工人在工地干活,天气特别热,他也没怎么喝水,结果突然晕倒,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昏迷了.医生说是热射病,就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最后虽然抢救回来了,但听说身体落下了一些后遗症.
夏天出门,尤其是长时间在户外的人,注意防暑降温.戴帽子 打伞、穿宽松透气的衣服,这些基本操作不能少。另外呢,要记得定时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因为口渴其实是身体已经缺水的信号了,提前补水才是关键。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喝冰水解暑”。其实冰水虽然能让人感觉凉快一点,但对肠胃刺激大,尤其是一些体质差的人,喝了反而会肚子疼或者拉肚子。温水或者常温的淡盐水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再一个就是运动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早上或者傍晚锻炼,其实这没错,但也要注意时间点。比如早上六七点,太阳刚出来,气温还不算太高,空气也相对清新.但如果是在中午或者下午三点之后还去跑步、打球,那就有点作死的节奏了.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前两天朋友跟我说,他去健身房跑步,跑步机旁边就放了个小风扇,还是那种摇头的,风力不大,吹得人心里直发毛。结果跑着跑着就感觉头晕,赶紧停下来,喝了几口水才缓过来。他说以后再也不敢在那种环境下锻炼了。
其实中暑这事,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平时多注意身体状况,尤其是天气预报说高温预警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出门,带好防晒用品,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暴晒。家里如果有老人或者小孩,更要特别留意他们的状态。
特别是老人,身体调节能力差,有时候中暑了还不知道自己是中暑,只觉得“有点累”,结果一拖就严重了.小孩也是一样,玩起来没个度,家长得盯着点。
说到小孩,有一次我带侄子去公园玩,那天天气不算特别热,但风小,空气闷闷的。他穿着厚厚的卫衣,跑来跑去的,脸上全是汗!我一看不对劲,赶紧让他脱掉外套,还给他买了瓶水让他慢慢喝。后来他跟我说头有点晕,我赶紧让他坐在阴凉处休息。还好及时发现,不然估计就得中暑。
,中暑这事不能小看......虽然大多数人只是轻微症状,但一旦严重起来,后果真的很严重。现在夏天越来越热,极端天气也越来越多,咱们自己得有点防范意识,别等到出事了才后悔.
动不动就中暑,听起来好像有点夸张,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是你出门买个菜 等个公交、骑个电动车,都可能中招。千万别掉以轻心,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出了问题谁也替不了你难受!
夏天嘛,该玩还得玩,但得玩得聪明点。别让“热”成了你的敌人,要学会跟它和平共处。多喝水、少暴晒、适当休息,这才是应对高温的正确打开方式......
,要保持好心情,心态健康很重要。多学点关于“动不动就中暑”的知识,希望你烦恼少一点,笑容多一点。身体要锻炼,筋骨要活动,多吃点清淡的食物,对身体特别好。还有一个健康小建议:常怀感恩的心,生活会更幸福......
2025-07-24 15: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