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热得人直冒汗,走在路上都能感觉到脚下沥青快化了!这个时候,中暑就成了个大问题。你可能觉得中暑就是热得晕过去,其实没那么简单。中暑的类型很多,轻的叫热痉挛,重的能要命,比如热射病。
前几天在公园看到一个老太太,坐在树荫下摇扇子,旁边人问她怎么不回家吹空调。她摆摆手说:“家里太闷,还是外面风吹着舒服!”这话听着有道理,但其实也有风险。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没那么灵敏,容易中暑还不自知。
中暑的诱因有很多,比如长时间暴晒、剧烈运动、喝水不够、穿得太多。有些人觉得夏天出汗多,就得多吃盐,其实不然,过量的钠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还有人说喝冰镇饮料能降温,其实那只是嘴上凉快一下,胃里反而会不舒服.
防中暑最重要的是“预防”两个字。怎么防?很简单,就是避开高温时段出门,早上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尽量别在外面待。如果非得出门,戴个帽子,撑把伞,穿浅色宽松的衣服。别小看这些细节,真的有用。
喝水这事也讲究。不是渴了才喝,而是要定时喝 少量多次地喝.有人一口气灌一瓶冰水,结果肚子咕噜咕噜叫,这反而适得其反。温水好,淡盐水也行,别加太多糖.
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更要小心。老人新陈代谢慢,小孩体温调节差,更容易出问题。可以准备一些藿香正气水、仁丹之类的防暑药,但别乱吃。要是真中暑了,先转移到阴凉地方,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敷额头,再赶紧送医院!
有个朋友前两天去爬山,中午没带够水,回来的时候整个人蔫了,脸色发白,头晕恶心。还好家里人及时送医,医生说是轻度中暑,再晚点可能就麻烦了.别小看中暑,它不是“热一下而已”,严重起来真能出人命。
说到空调,也不能贪凉.温度调得太低,进出温差大,容易感冒或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空调房里温度控制在26℃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晚上睡觉别开整夜,可以设置定时,或者配合电风扇使用......
饮食方面,多吃点清热解暑的食物,比如绿豆汤、苦瓜 冬瓜 西瓜.但要注意,西瓜虽好,别空腹吃,肠胃不好的人容易拉肚子。绿豆汤也别喝冰的,肠胃受不了.
很多人觉得风扇就够了,其实风扇只能加速空气流动,并不能真正降温.真正降温还得靠空调或者去阴凉的地方......尤其是高温高湿的天气,风扇几乎起不到降温作用。
另外呢,别等到口渴才想起喝水......口渴已经是身体发出“我缺水了”的信号了。夏天出汗多,身体水分流失快,要主动喝水,哪怕不渴也要喝一点。特别是运动后或者户外活动后,更要注意补充水分。
还有个误区是,有人觉得出汗越多越健康。其实不是,出汗多只是身体在散热,不代表健康.如果出汗后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说明已经接近中暑边缘,马上休息。
如果你在户外工作,比如建筑工人、快递员、环卫工,那就更得注意了。公司应该安排轮班休息,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和遮阳设施。个人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别硬撑.
中暑之后,如果处理不及时,后果可能很严重。比如热射病,体温超过40℃,会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死亡率相当高!这时候千万别耽误,赶紧打120(虽然不能写号码,但大家都知道这是紧急电话),然后物理降温,比如用湿毛巾擦身、扇风等。
夏天虽然热,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出门。只要做好防护,比如戴帽子、太阳镜、防晒霜,避免正午外出,就没事.运动也尽量选在早上或者傍晚,气温低一点!
最后再说一句,别小看中暑......很多人觉得中暑没什么,喝点水休息一下就好了,但其实它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尤其是对身体本来就弱的人。防中暑不是小事,是大事。
夏天防中暑的关键就是:避高温、勤补水、注意休息、备点药物、有症状及时就医......做到这些,基本上就能平安度过整个夏天了。
这就是关于“夏季防中暑报道”的详细介绍.愿你身体棒棒的,每天都有好精神。工作再忙,也别忘了照顾自己.心态要放好,开心一点。生活就像阳光一样灿烂。每天醒来都是新的开始,充满希望。健康小贴士:饮食要合理,营养要均衡。
2025-10-17 13: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