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要预防中耳炎

    中耳炎这东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有的人耳朵疼几天,自己就好了;有的人拖着拖着,听力都受影响了......尤其是小孩,更容易得这个病。那我们平时该咋预防呢?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注意几个日常的小细节,就能把风险降下来不少。

    首先啊,感冒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中耳炎很多时候是感冒引起的。为什么?因为鼻子和耳朵之间有个叫“咽鼓管”的通道,感冒一发作,鼻子里的细菌就可能顺着这条路跑到中耳去。特别是小孩子,他们的咽鼓管又短又平,比大人更容易“进水”。感冒时别不当回事,尤其是流黄鼻涕 发烧这些情况,早点处理.

    再一个就是擤鼻涕这件事儿.很多人擤鼻涕喜欢两边一起用力,这样其实不好。压力一大,鼻腔里的分泌物就容易被压到中耳去,增加感染的风险.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按住一边鼻孔,轻轻地擤另一边,然后再换边来。动作轻一点,别太猛.

    还有就是躺着喝奶的问题。婴幼儿如果总是躺着喝奶,奶水容易倒流进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喂奶的时候尽量抱着宝宝坐起来,或者用奶瓶的角度调好,让奶嘴充满奶水,减少空气吸入。等孩子大点了,可以慢慢训练他们用杯子喝水,这样对耳朵也好.

    游泳也是个需要注意的事儿。有些人游完泳耳朵里总觉得湿湿的,如果不及时清理干净,时间久了就容易发炎。特别是那些水质不太好的地方,更要小心。建议游完后可以用头偏向一侧的方法,轻轻跳几下,让耳朵里的水排出来。也可以准备个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外耳,但别拿棉签往里捅,容易伤到鼓膜.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地方,就是吸烟环境.家里有人抽烟的话,孩子得中耳炎的概率会高很多。烟雾会刺激呼吸道,影响咽鼓管的功能,中耳积液 反复感染。家里有孩子的,别在室内吸烟,哪怕不在他们面前抽也不行,因为烟雾残留一样有害。

    另外呢,过敏性鼻炎的人也要注意。这类人群鼻腔黏膜经常肿胀,咽鼓管也容易被堵住,造成中耳通气不畅。长期这样,就容易积液、发炎.如果有过敏症状,及时控制,比如保持卧室清洁、少接触尘螨 花粉多的季节关窗出门等等.

    打针吃药也不能乱来。有些家长一看孩子发烧 哭闹,就赶紧给上抗生素。其实大多数中耳炎是病毒性的,抗生素没太大作用,反而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过如果症状严重,比如耳朵剧烈疼痛、发烧超过39度、听力明显下降,那就得去医院看医生,不能硬扛。

    还有就是定期体检。有些中耳炎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听力已经悄悄下降了。特别是学说话阶段的孩子,听力差一点都会影响语言发育。幼儿园入园前、上学前,做个听力筛查,发现问题早干预......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感冒好了,耳朵还是闷闷的?这种感觉可能是中耳积液还没完全吸收.一般几天就会好转,但如果持续两周上面,建议还是要去看看耳鼻喉科,别拖成慢性中耳炎......

    当然了,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比如睡眠充足 饮食均衡 增强体质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其实真的有用.身体抵抗力强了,自然不容易生病.尤其是冬天,气温变化大,注意保暖,别让鼻子和耳朵受凉。

    最后再说一句,中耳炎虽然常见,但真要重视起来也不难防。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生活细节。尤其对孩子来说,家长多操点心,就能让他们少受罪。耳朵这玩意儿,平时不觉得有多重要,一旦出问题,才知道它多关键。

    吧,预防中耳炎不是靠某一个方法,而是靠一系列的生活方式调整。别等到耳朵开始疼了才后悔,那时候可就晚了.

    看完这篇文章《“要预防中耳炎”》,大家对治疗疾病应该有了一些了解。希望你每天都能按时吃上热饭,营养搭配要均衡,这样身体才有劲儿,做事也不会觉得累。小提示:记得每天给自己一个拥抱,学会爱自己,健康最重要!

    2025-06-27 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