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肝移植治疗肝癌疗效的重要因素。国内外众多移植中心的经验均表明,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是预防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因素。
目前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Milan标准,也有一些扩大标准如复旦肝研所提出的“上海复旦标准”等。由于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将使大量的肝癌患者纳入移植队列,势必对器官资源的分配产生重要影响。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应在保证稀有供肝资源的最合理使用及救治更多肝癌患者间寻求平衡。术前对预后的准确预测将有助于病例的选择。肿瘤的分子指标、尤其是血浆/血清肿瘤标志物结合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将有助于预测准确性的提高。
由于肝源的缺乏,等待时间的延长导致候选患者的退出率达20%。大多数研究中心都会在等待供肝期间给予辅助治疗以延缓肿瘤进展。对等待肝移植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研究表明,射频消融可获得最高的完全坏死率(12-55%),而化疗栓塞仅为22-29%,不过这些治疗对于等待移植过程中的退出率、复发率、及生存时间的影响仍不确定。
对于降期处理方面,目前尚没有随机对照试验或大型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尚需通过临床研究对降期处理进行评估。移植术后的辅助性化疗及换用抗肿瘤特性的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等措施的价值目前仅通过一些非随机对照研究得到评估。
肝癌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但面对肝移植的特殊现状,对可以手术切除的患者先行手术切除,肿瘤复发后再行移植的“挽救移植”也是可行的策略。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肝的短缺,同时也保证了远期生存率。
深入研究原发瘤的特性、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筛选准确反映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预测指标,并对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复发转移后的综合个体化治疗将会提高肝移植治疗肝癌的疗效。
2012-12-07 13: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