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做了肝移植能活多少年 做好护理尤为重要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肝脏结构和功能被损害,就会出现肝脏病变,如肝炎、肝硬化、肿瘤、肝功能衰竭、肝癌等。在任何肝病中晚期内科保守治疗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肝移植成为肝病晚期惟一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肝移植手术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患者要想得到良好的恢复,做好护理很重要。

      做了肝移植能活多少年 做好护理尤为重要:

      一、肝移植后的病情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采用飞利浦多功能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并持续心电监护呼吸及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心电、血压,15 min~30 min观察一次并记录。

      2、呼吸系统监测:患者在术后返回ICU时均未清醒,故需带气管导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因此要密切监测气道压力和血气分析的变化,及时抽吸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后,自主呼吸功能良好,查血气分析正常后方可脱机,给予中流量鼻导管吸氧,监测患者呼吸节律、幅度、SpO2的变化,每2 h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其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促进排痰及防止肺不张。

      3、体温监测:由于供肝冷冻,肝移植手术时间长,以及肝的低温灌洗及体外循环转流均可引起体温下降,而低体温可引起心率紊乱、心肌缺血、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电图改变,甚至心跳骤停[2]。因此术后必须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患者刚入ICU时体温一般低于35℃,我们采取的措施有电热毯保暖、调高室温及给予加热器输液,体温相对正常后改为腋下测温。

      4、血流动力学监测:由于术中的大量输血、输液,无肝期和新肝的灌注损伤等均可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因而术后对血压、心率、CVP的监测十分重要,我们用普通留置针在左侧桡动脉穿刺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监测血压,并采用软包装生理装水加压持续缓慢冲洗,保证监测系统通畅。密切观察ABp、HP、CVP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5、生化指标监测:动态监测电解质、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根据生化指标检查情况遵医嘱给予补充蛋白质及利尿药物,防止发生因低蛋白症而引起的营养不良性腹水;监测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并调整药物剂量使之符合适当的药物使用治疗。

      6、出入量监测: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出入量的详细记录对移植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排出量的变化往往是超急性排斥或急性排斥的早期表现。由于术后补液、止血、护肝、利用抗生素、纠酸以及免疫抑制剂需要24 h内有步骤的完成,因此应同时建立2条~3条输液通道,充分利用三通管,并保持输液的通畅,以保持输液量和药物及时输入。肝移植患者胆汁的排出量和粘稠度的变化是急性排斥的临床症状之一,记录、观察胆汁的排出量对及早发现排斥反应极其重要。

      二、肝移植后的护理:

      1、引流管的护理:由于肝移植放置的引流管较多,而且管道停留时间较长,术后一般留置胃管、18号T管、右隔下引流管、温氏孔引流管、肝门引流管等,引流管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情观察,所以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是重要环节之一。

      2、饮食护理:肝移植术后24 h内主要以肠外营养为主。根据移植肝的代谢特点,适量输入葡萄糖、氨基酸、白蛋白、球蛋白,在静脉补液供给能量时应特别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维持血糖稍高于正常值,以促进肝糖原合成,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避免使用脂肪乳剂以减轻肝脏负担。手术24 h后采用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有其优越性:营养全面,安全简易,价格便宜,温度适中,刺激小,可保护肠道黏膜,促进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和机体的康复,减少细菌移位引起的肠源性感染,减少静脉补液量,有利于肝移植患者机体的早期康复及长期存活。

      以上就是“做了肝移植能活多少年 做好护理尤为重要”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肝移植手术适合于晚期肝病患者,如果适应症合适,机会把握得当,活上十来二十年问题不大。但是适应症把握不当,硬性做肝移植则效果不佳。

    2016-06-08 17:29:39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