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脑瘫儿语言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基本与小儿脑瘫同义。小儿脑瘫疾病的症状除了行动发生障碍,语言障碍也是危害极大的症状之一。那么,导致脑瘫儿语言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在临床上,约70—80%的脑瘫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他们在呼吸、共鸣、言语和大脑综合等方面都受大脑损伤的影响,不能正确控制言语所需要的运动,致使说话的速度过快、过慢,或者不准确、不流畅,甚至失语。脑瘫儿童的语言障碍多属于构音异常,表现因肌控制失调,造成构音器官衰弱、迟钝、不协调。这种情况被称作为呐吃(口吃)。
具体来说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声障碍
在脑瘫患儿中,不能随意控制呼吸的症状较多,尤其是严重痉挛型及混合型的患儿,常常出现呼吸障碍。此外,尚有部分患儿不会控制呼吸,因头部变化位置多,会出现发声困难。
2.共鸣、构音障碍
脑瘫患儿肢体瘫痪,呼吸肌、发声及构音肌群也会发生障碍,会呈现出多种构音障碍和说话方式。脑瘫患儿构音障碍原因不仅是下腭、口唇及舌软腭等的痉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协调运动差也促使构音障碍。此外,身体运动障碍也导致构音困难。
3.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在脑瘫患儿中比较多见,这与脑瘫患儿多数处于被人们忽视的环境中生活,再加上智力发育迟缓有关。
通过以上了解,小儿脑瘫语言障碍常见的原因主要由三个方面影响的。对于脑瘫患者来说,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2012-12-07 1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