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人工髋关节感染诊断比较困难,应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菌培养以及病理检查综合确定。
疼痛常常是大多数关节感染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如果病人术后持续疼痛,休息时也疼痛,医生一定要高度怀疑病人为关节感染。如果同时出现发热、血沉和CRP升高、X线有松动迹象,应停用抗生素3周进行髋关节穿刺培养检查。
窦道是人工髋关节感染的直接证据,但是窦道形成常常是医源性的。笔者总结发现引起窦道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感染早期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导致局部脓肿破溃形成;(2)早期感染治疗被延误,脓肿反复发作,最终形成窦道;(3)感染后进行不适当的清创术,切口不愈合形成窦道;(4)翻修手术取出假体和骨水泥不彻底,形成残留,感染不能治愈,随后形成窦道。后三种情况均属医源性窦道形成,均与诊断治疗延误或失误有关。
急性关节感染病人,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检查通常增高;而慢性感染病人体温和血常规检查常常是正常的,诊断意义不大。血沉和C反应蛋白对诊断和治疗监测意义较大。如果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升高应,如除外其他引起二者升高的因素,如类风湿、强柱、应激等,则应高度怀疑为感染。
细菌培养是确定感染的金标准,如培养阳性,则可确定诊断,指导治疗。但是,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术后病人常应用大量抗生素,而且出现感染症状后也常常会应用抗生素,因此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而且术前和术中的细菌培养结果符合率并不很高。如果培养结果为阴性,可采取以下手段确定诊断:关节液涂片检查、组织块培养、厌氧菌培养和病理检查。如上述手段仍无法确诊,可在清创术中取组织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如每高倍视野下白细胞数平均超过20个则可确诊。
2012-12-06 09: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