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并非缺钙

      转眼间,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令家人担忧的是,侄子走路歪歪倒倒,左右摇摆,像个“鸭子”一样。在常人的眼里,孩子走路迟、走路不稳是缺钙引起的。所以,家人并不很在意,只是一味地给侄子加强营养和补充钙剂。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我的宝贝侄子又像“鸭子”一样走了一年。

      医生点评:缺钙是儿童常见病症,但小儿跛行不一定是缺钙引起的。缺钙引起骨骼发育异常,是儿童跛行的常见原因,这是众所周知的医学常识。正是这种医学常识,使得对医学知识略知一二的年轻父母陷入误区,也使不少的儿童成为受害者。殊不知,儿童跛行,原因多多。作为家长,小儿经过补钙等治疗不见好转,应考虑其他原因,不能一意孤行。比如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简称小儿先髋)即是常见原因之一。

      小儿先髋,顾名思义,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女孩多见,男孩亦可发病。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髋关节发育不良和产后因素(如寒冷地区习惯用棉布包裹婴儿双腿于伸直位)等使股骨头脱离了正常位置。

      小儿先髋 尽早发现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步入大三,开始学习相关医学临床课程。那是国庆放假的前一天,我像往常一样上课。上课内容是骨外科学中的小儿先天畸形章节。其中主要内容是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分析了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引起小儿跛行的原因之一,越早发现和治疗效果越好。

      医生点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该病的重视,大多数医院的产科医生在产后立即对婴儿进行体检以排除该病。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患儿漏诊,并因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特别是在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小儿先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因此早发现极为重要。这就要求年轻家长们平时多多细心观察小儿的举止,若发现下列情况:1.一侧下肢活动少,蹬踩力量小于另一侧;2.双侧大腿内侧皮肤皱折不对称,患侧皮纹较健侧深陷;3.为患儿洗澡或更换尿布时,在髋关节部位可闻及弹响声;4.双下肢不等长;5.患儿行走步态跛(单侧髋脱位)或摇摆,即所谓“鸭步”(双侧髋脱位),臀部扁而宽,会阴部增宽,臀部后耸。应引起密切注意并高度怀疑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X线检查即可确诊。

    2012-12-06 08:44:43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