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乙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名称 | 科室 | 级别 |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医院 | 肝癌、肠癌、食道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 三甲 |
**南方医院 | 医院设置专业学科52个,是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口腔医学一级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内科学(消化系病)是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骨外)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4个二级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消化内科、骨科、妇科、产科、检验科、病理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肾内科、感染内科、脊柱骨病外科、围产医学为广东省重点医学专科;器官衰竭防治研究实验室为教育部-广东省共建重点实验室,肾功能衰竭研究实验室、病毒性肝炎研究实验室、骨与软骨再生医学实验室、胃肠疾病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国家中药和西药临床试验机构各1个;2010年,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在医院挂牌成立。创办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南方医院惠侨科(惠侨楼)先后收治87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余名海外各界人士,199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并获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嘉勉。 医院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已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强有力的技术格局。全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98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96人,包括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15人,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职务1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名、“丁颖奖”获得者10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名;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2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14名。 医院多项技术项目居国内优秀水平,部分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消化病诊治、肾病的综合治疗、血液病治疗、心血管病诊治、肿瘤综合和生物治疗、肾、肝及多器官联合移植技术、神经病学与颅脑外科、显微创伤外科、骨科技术、介入诊疗技术、大面积烧伤救治、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整形美容、围产医学与辅助生殖、影像诊断、药学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技术特色与优势。医院拥有全省规模**、覆盖面最广、工作量**、开展项目最多的远程医疗中心。 医院每年承担着25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和10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及培养任务;是国内首批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单位之一;卫生部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特色专业3个;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国内统编教材5部。 医院多次获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等重大课题资助;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有1人获广东省突出贡献奖;自主研发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取得了国家生物制品I类新药证书;侯凡凡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我国大陆第一篇原创性论著,影响因子达51.296。 | 三甲 |
西京医院 | 理疗科 肿瘤科 麻醉科 心脏外科心脏内科肾脏内科 血液科内分泌科 呼吸内科 | 三甲 |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确定其所属的证型。乙肝在中医中多归属于“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常见的证型包括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等。
肝郁脾虚:表现为情绪抑郁、食欲不振、乏力、腹胀等。治疗上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为主,常用方剂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湿热蕴结:表现为口苦、恶心、尿黄、皮肤发黄等。治疗上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如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
肝肾阴虚: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为主,常用方剂如杞菊地黄丸、一贯煎。
中药是中医治疗乙肝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长期服用中药,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常用的中药有以下几类:
清热解毒类:如板蓝根、蒲公英、金银花等,适用于湿热蕴结型乙肝患者。
疏肝理气类:如柴胡、香附、青皮等,适用于肝郁脾虚型乙肝患者。
滋补肝肾类:如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适用于肝肾阴虚型乙肝患者。
活血化瘀类:如丹参、赤芍、桃仁等,有助于改善肝脏微循环,防止肝纤维化。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乙肝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常用的穴位有: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具有健脾益胃、调和气血的作用。
太冲:位于足背,具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的作用。
肝俞:位于背部,具有疏肝解郁、养肝明目的作用。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方,具有调和气血、滋补肝肾的作用。
饮食调理在乙肝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减轻肝脏负担。具体建议如下: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适量蛋白质: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戒酒限烟: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损害,乙肝患者应严格戒酒;吸烟也会加重肝脏负担,应尽量减少或戒除。
多喝水: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毒素,减轻肝脏负担。
情志调节是中医治疗乙肝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加重病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乙肝的康复至关重要。
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心情,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心理疏导: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寻求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
中医治疗乙肝强调综合治疗,结合多种方法,以达到较好效果。除了上述的中药、针灸、饮食、情志调节外,还可以结合推拿按摩、拔罐等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全面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中医治疗乙肝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通过辨证论治、中药调理、针灸疗法、饮食调理和情志调节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乙肝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2025-03-09 09: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