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制动与活动

    软组织修复、骨折内外固定、关节脱位复位后,需要制动一段时间,以免修复组织断裂、骨折移位、关节再脱位。制动也有利于组织的愈合。但是,制动也会造成软组织的粘连和关节僵硬,给后期功能恢复带来困难。因此,要根据创伤和修复的具体情况掌握制动的时间和制动的范围。一般而言,肌腱缝接术后应制动3~4W,神经缝接术后若张力不大应制动3W,关节脱位复位应制动3W,骨折的制动要根据创伤程度、部位、内固定的情况等进行分析,以确定所需要最短制动时间和最小的制动范围。

    当几种组织同时损伤,而制动时间发生矛盾时,不应只顾及一种组织的制动,而是要全面考虑,根据需要逐步改变制动的范围。例如前臂下段骨折合并神经肌腱损伤,手术后石膏托外固定,制动范围由肘下至指端。3~4W后神经、肌腱基本愈合,应该开始活动,但骨折仍需制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制动范围改成由肘下至掌指关节,使手指可以早期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骨折部位仍继续制动,待骨折愈合后,再去除石膏托,进行功能锻炼。为了照顾某部位或某种组织的早期活动,过小范围或过短时间的制动,或迁就某种愈合较慢组织,过大范围,过长时间制动都是错误的。 

    2012-12-01 14: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