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是生活中必不可免的的一种意外,家务劳动或用尖锐的刀具等都可能让我们遭遇手外伤,因此手外伤的紧急处理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此时不仅要正确包扎也要避免误区,以免手部得不到良好的救治而变得不灵活,甚至造成并发症,这就得不偿失了,本文就为您详细解说手外伤出血处理的六个误区都有什么。
手外伤出血处理时,看你掉进误区里没:
误区一:不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
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如果手指破了,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建议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有利于快速愈合。
误区二:伤口包扎得紧一些,不容易感染。
包扎时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误区三:出血时,立即用云南白药等止血。
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需要花时间除去止血粉残留,患者也会觉得非常疼。其实,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血不流为止。
误区四:每天换药,能好得快些。
只要保持伤口清洁,不需要每天换药,3—5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反而会增加伤口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机会,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瘢痕的形成。
误区五:愈合中的伤口长出一层黄黄的薄膜,要马上清除。
其实这层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组织,有助于伤口愈合,除掉会适得其反。
误区六:涂双氧水(过氧化氢)、紫药水及碘酒等急救药品。
这些急救药品都有消毒用途,既会减少促进伤口愈合的白细胞的活性,又可能造成难看的疤痕。虽然这些消毒药品可以使伤口快速干涸,但如果涂在未经消毒的伤口上,细菌反而会在痂皮的保护下生长,并入侵伤口深处,甚至导致化脓。一般情况下,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较好的处理方法。
其实,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血不流为止。只要在处理伤口时避免以上误区,较小的伤口都可自行进行处理。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手外伤出血处理时,看你掉进误区里没的全部内容,相信很多人在读完这篇文章以后都有了一定的启示,了解手外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及误区是很重要的,可避免手部在外伤之后因为紧急处理不当而导致被二次伤害。
2016-05-24 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