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高血脂患者怎么正确用药

      高血脂患者怎么正确用药?高血脂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此外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一旦得了高血脂症就应该遵照医生的吩咐按时服药,但是在治疗高血脂患者一定要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药物。那么高血脂患者泽呢么正确用药呢?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要忽略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

      肌病是他汀类药物的另一常见副作用,包括肌痛、肌炎,严重时可发生横纹肌溶解,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老年患者肌病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却常因为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被忽略。在服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肌肉酸痛应及时就诊,监测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如果肌酸磷酸激酶<5倍正常值上限,无需换药,可酌情继续原剂量或减量;如果肌酸磷酸激酶>5倍正常值上限时,需停药或换药。

      不要擅自加大剂量

      虽然关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众多文献显示,即使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获益和安全性均与年轻患者相当。但是,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分解代谢水平下降,药物体内半衰期延长。因此,老年患者不可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以免增加不良反应。

      不要过分担心肝酶升高

      他汀类药物引起肝酶升高的发生率为0.5%~2%。一般认为,轻度肝酶升高(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不能认为是他汀类的肝脏毒性,若患者没有肝肿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和(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器质性肝损害证据,可以在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的同时继续使用他汀类治疗;如肝酶明显升高(正常值上限的3倍),则应减量或停用他汀类药物,并密切观察肝酶变化。

      不要随意联合使用药物

      包括降脂药在内的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过肝脏代谢的。老年人经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尤其要注意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由医生调整处方和剂量。此外,老年人在选用他汀类药物时,还可以酌情选择不经过肝脏代谢的水溶性他汀类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的他汀类,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高血脂患者怎么正确用药”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高血脂患者是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但是患者在治疗高血脂时要注意选药用药时都要慎重一些,不可自己胡乱使用药物。

    相关阅读
    治疗高血脂都有哪些误区

    2017-01-05 1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