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疗效比较好的口服药物有哪些?失眠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精神状态,偶尔的失眠一般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大的伤害,如果经常失眠对患者的影响就比较大了,所以对于经常失眠的人就要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那么,治疗失眠疗效比较好的口服药物有哪些呢,目前常用治疗失眠的药物有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
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物
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巴比妥类早在1864年已人工合成(巴比妥酸),但到1903年才发现它具有镇静作用,并认识到巴比妥酸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它们的治疗指数较低,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药物之间相互影响比较大,中等剂量即可抑制呼吸。
其中羟嗪对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失眠患者较为合适;水合氯醛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少,广泛用于药物临床试验与不合作者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时的快速催眠;苯巴比妥可对苯二氮类与其他催眠药进行替代与递减治疗,也可用于儿童睡行症、睡惊症和梦魇等疾病,或者用于拮抗麻黄素、苯丙胺、氨茶碱等药物的中枢兴奋不良反应。这类药物因催眠作用不符合生理要求、不良反应多、易成瘾等因素,已不使用。
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
主要是指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该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其中地西泮(安定)曾经是临床上治疗失眠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药物。氯氮(利眠宁)是这类药中最先被合成者。后在瑞士拉罗切药厂药理部动物实验室发现此类药物的精神活性;再后不久,第二个药物地西泮问世。
该类药物中前期开发的有甲喹酮、甲丙氨醋、氯氮、地西泮、舒必利;后期开发的有三唑仑、咪达唑仑、氟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它们的特点是治疗指数高、对内脏毒性低和使用安全。到目前为止,仍是治疗失眠比较常用的药物。
苯二氮类药能迅速诱导患者入睡,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但也改变了通常的睡眠模式,使浅睡眠延长,做梦减少或消失。
苯二氮类药物各有特点。如三唑仑吸收快,起效快,无蓄积,无后遗作用,是较理想的催眠药物,但缺点是半衰期短,用药后易产生清晨失眠和白天焦虑,这可能被误认为是剂量不足而不断加量,反而容易形成依赖性,导致停药后的反跳性失眠和焦虑更严重。氟西泮半衰期较长,很少发生清晨失眠与白天焦虑。但由于其主要代谢产物有活性,且活性代谢产物半衰期长达47~100小时,故易蓄积。这类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为防止产生依赖和耐药性增加,应该在使用1~2个月后换一个品种为妥。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
主要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一般来讲,所有的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都有抑制作用,会产生依赖性、戒断症状和宿醉现象。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发了新一代非苯二氮类催眠药。唑吡坦是首先面世的该类药物。
唑吡坦能显著缩短入睡时间,同时能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次晨无明显后遗作用。极少产生“宿睡”现象,也不影响次晨的精神活动和动作的机敏度。久服无成瘾性,停药后很少产生反跳性失眠,重复应用极少积聚,使用较为安全。因此,上市后得到广泛认同,已成为治疗失眠症的标准药物,有逐步取代苯二氮类药物的趋势。我国于1995年开始进口唑吡坦,商品名为“思诺思”。
以上就是关于“治疗失眠疗效比较好的口服药物有哪些”的具体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当我们长期面临失眠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失眠,这样才能从根本解决失眠问题。
相关阅读:
治疗失眠比较好的方案有哪些
2016-12-29 13: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