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治疗耳鸣的中药有哪些?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耳鸣的病因病机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并形成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为特点的诊疗方法。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须分清虚实,并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有效治疗耳鸣的中药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中医治疗耳鸣时,患者症状不同采用的中药也是不同的,耳鸣如雷声伴有头痛眩晕、口苦咽干、面红耳赤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加石菖蒲;耳鸣如蝉鸣不止,或“呼呼”作响伴有头昏沉重、胸腔满闷者,用二陈汤或清气化痰九;对蝉鸣日久、声音尖弱、昼夜不息、夜间加重伴有腰膝酸软者用耳聋药丸治疗。
1、十味温胆汤:
十味温胆汤治寒涎沃胆、胆寒肝热、心悸不眠、短气恶心、耳鸣目眩、四肢浮肿。
2、二陈汤:
半夏(姜制)、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各等分)、甘草(炙,减半),风干于脾则痰壅,然痰之生,本于湿,半夏所以燥湿也,茯苓所以渗湿也,湿去则痰无由以生;痰之为患,本于脾虚气滞,甘草所以补脾也,陈皮所以利气也,补脾利气,则土又足以制湿,而痰且无壅滞矣。此二陈之旨也。名曰二陈,以橘、半二物贵乎陈久耳,此方对治疗耳鸣有很好的效果。
3、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酒拌炒黄)1钱,泽泻1钱,车前子(炒)5分,木通5分,生地黄(酒拌)5分,当归尾(酒拌)5分,山栀(炒)5分,黄芩5分,甘草5分。【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泻肝而兼导赤,泻其子也;泻肝而用利水,肝主疏泄也,龙胆、山栀,假以降火;当归、生地,以滋肝阴;生甘草缓肝之急;炒黄芩助肝之气。主要用于治疗肝经湿热,阴部生疮以及耳鸣。
4、温胆汤:
去竹茹加人参、熟地、枣仁、远志、五味子。胆之不温。由于胃热不清。停蓄痰涎。沃于清净之府。所以阳气不能条畅。而失温和之性。故用二陈之辛温以温胆涤涎。涎聚则脾郁。故加枳实、竹茹以化胃热也。若寒热呕逆。胃气不振也。去枳实之消克。红枣之滞胃。加柴胡以疏肝。人参以扶胃。乃六君子之变法也。更加熟地、枣仁、远志、五味。又为归脾汤法派耳,可用于耳鸣的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有效治疗耳鸣的中药有哪些”的具体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目前治疗耳鸣的中药有很多,但是由于患者病因的不同,所以相应的治疗方法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相关阅读:
患有严重的耳鸣该怎么办
2016-12-22 13: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