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可以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早期乳腺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是指病灶小于2cm并且没有转移的恶性肿瘤。得了早期乳腺癌一般会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改变等症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这些症状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病情加重。临床上治疗早期乳腺癌多采取手术治疗,术后还需要配合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下面就为大家做下详细的介绍。
三苯氧胺是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最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三苯氧胺作为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代表性药物,不良反应比化疗药物明显轻,大多数患者和健康妇女可以耐受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连续治疗。但鉴于三苯氧胺已广泛用于临床,且有健康妇女作为预防用药,所以早期乳腺癌患者还是要警惕长期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乏力、颜面潮红、皮疹、阴道干燥、阴道流血,少见不良反应还有纳差、恶心、腹泻、出汗、体重增加和静脉血栓等。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疗效超过三苯氧胺。ATAC试验结果显示在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5年阿那曲唑比5年三苯氧胺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更低。BIG1-98试验结果显示,5年来曲唑比5年三苯氧胺疗效更好。IES-031试验结果表明,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三苯氧胺服用2-3年后,再序贯使用依西美坦2-3年,疗效明显优于服用三苯氧胺5年。MA-17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三苯氧胺5年后,再加用来曲唑5年的疗效明显优于三苯氧胺5年。
目前为止,三苯氧胺仍然是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基本药物;绝经后患者不同阶段加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优于单用三苯氧胺5年;而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在绝经前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可能会更好,但基于欧美国家乳腺癌患者多为绝经后该领域的临床研究不多,所以更需要我国学者针对我国乳腺癌年轻患者较多的具体特点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符合我国人群特点的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对于“哪些药物可以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早期乳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该疾病的预后是非常关键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乳房的自查工作,在发现早期乳腺癌的症状时,及时就医诊治,只有这样才能尽早治愈该疾病。
相关阅读:
辅助检查早期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2016-12-07 10: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