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心脏病患者正确的护理方式有哪些

      心脏病患者正确的护理方式有哪些?心脏病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疾病,50岁左右的女性患病几率特别高,一旦发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所以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心脏病患者正确的护理方式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心脏病患者正确的护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要注意尽量避免熬夜,这会损伤心脏正常功能。经常睡眠不好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血压一般很高。长期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最终很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心力衰竭。正常的睡眠时间是7到8小时。

      2、保持适量的运动。经常在早上参加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增强心脏机能,保持心脏活力。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一般精气神都很好。

      3、要减少盐的摄入。保持清淡的饮食对心脏很好。食用盐过多会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心脏健康,

      4、每天可以练瑜伽。瑜伽目前是一项时尚且对身体有很大益处的运动。坚持练瑜伽三个月,可以帮助缓解心率失常的症状,对患者全身身体都有改善作用。瑜伽是心脏病患者比较适合的运动,不过具体怎么练要咨询医生意见。

      5、要搞好口腔卫生。口腔有疾病不仅影响口气,还会使细菌入侵体内,会影响心脏等器官,导致心脏病等疾病。因此每天可以使用牙线来清洁口腔,防止口腔内细菌滋生。

      6、心脏病患者还需要戒烟,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及心脏病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心脏病患者如果在按时服药的同时,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可以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并有效防止抑郁症的发生。专家们建议,心脏病的患者每周花在体育运动上的时间应该不少于90分钟,但在运动的同时,要避免机体的过度劳累,把握运动的强度也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关于“心脏病患者正确的护理方式有哪些”的具体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提醒大家,心脏病患者在生活中必须要做好护理工作,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可以适量的参加户外活动,可以舒缓紧张情绪,这对心脏病的恢复有很多益处。

    相关阅读:
    生活中哪些食物对预防心脏病有帮助

    2016-11-17 10:40:07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