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危险级别,它不仅让患者生活受限,而且身体还比平常人弱,所以对于心脏病我们除了要积极治疗以外,还得做好日常防护,那么患有心脏病能做运动吗?需要注意什么?专家表示,缺乏运动是心脏病发病原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所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也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功能,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大帮助。
一、心脏病患者的运动体育锻炼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心脏病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二、心脏病患者的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心脏病患者的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心脏病患者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此外,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心脏病患者的运动不宜清晨锻炼。根据国外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另外,人体在上午时段交感神经活性较高,随之而来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易导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室颤,引起猝死。还有,人的动脉压在上午较高,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作。所以,大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及傍晚进行。
患有心脏病能做运动吗?需要注意什么?专家介绍说,防治心脏病,除了要适当运动之外,还需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这样才能避免劳累过度从而诱发心脏病出现。
相关推荐:
要想治好心脏病需要做到这8点【冠军揭秘】
【康复推荐】心脏病患者多吃这9类食物好得快
2016-08-12 1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