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来就医的耳鸣患者多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称为“主观性耳鸣”。常见病因主要由听觉系统病变和(或)其他系统病变共同产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外耳病变:如外耳道被异物、耳垢、肿瘤、真菌病或炎症肿胀等堵塞,均可产生耳鸣,其轻重与堵塞程度有关。
(2)中耳病变:咽鼓管病变、急慢性中耳炎、肿瘤等,也可见于鼓室硬化和鼓室内血管病变等。其中耳硬化症引起的耳鸣,开始为间歇性低音调,以后逐渐加重,并可转变为持续性。
(3)内耳病变:梅尼埃病、突发性聋、耳硬化症,药物、噪声、感染所致的内耳损伤,多属高音调,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4)听觉中枢系统的病变:如听神经瘤常有强烈的高音调耳鸣。(5)噪声性耳鸣常属高音调,病程较久者多为持续性耳鸣。(6)其他系统病变引起的耳鸣: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以及头部外伤引起内耳震荡等。
相对于“主观性耳鸣”而言,也有另一类耳鸣,不但患者自己能听到,他人也能够听到,被称为“客观性耳鸣”。由于周未耳部或耳附近肌肉阵挛所致者,为低音调断续的咔嗒样或嗡嗡样声响。血管异常包括颈动脉体瘤、外耳道巨大血管瘤、颈静脉球体瘤突入鼓室;动静脉瘘、血管异位等均可引起客观性耳鸣,其特点为低音调
【本文由深圳百合医院供稿】
2016-08-10 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