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很难治愈的疾病,西医治疗此病大部分是以放化疗为主,但是治疗后身体很虚弱,而且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所以很多人在之类子宫内膜癌时都倾向于中医治疗。然而子宫内膜癌在中医古代医籍中与“崩漏”、“五色带”、“癥积”的描述相似,因此在之类此病是需要辩证论治。
子宫内膜癌常见的4类中医疗法
1.肾虚型主证:阴道出血,量多少不一,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心悸,五心烦热,两颧红赤,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需要进行育阴滋肾,固冲止血。
治疗这一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常用方左归丸加减。熟地,淮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烊化),女贞子,旱莲草,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炭。
2.血瘀型主证:时崩时止,淋漓不净,或突然量多,夹有瘀块,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边有瘐点,苔薄,脉沉涩或弦细,故需要活血行瘀,理气止痛。
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癌的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柴胡,延胡,没药,甘草。
3.血热型主证:这一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会出现阴道突然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胸胁胀满,心烦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所以治疗此类型的子宫内膜癌要平肝清热,佐以止血。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白术,当归,白芍,茯苓,薄荷,丹皮,山栀,益母草,血余炭,甘草。
4.气虚型主证: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色淡质清,面色苍白,肢倦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或舌边有齿印,苔薄润,脉缓弱无力。治疗原则需要益气健脾,固摄止血。
治疗气虚型子宫内膜癌的方药:益元煎加减。人参,黄芪,灸甘草,白术,升麻,艾叶,阿胶(烊化)。
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是扶正与祛邪并用。早期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兼以扶正固本调理脾肝肾三脏,固护冲任;晚期宜扶正为主,兼祛邪抑瘤,改变患者的虚弱状态,更可以零毒抑瘤为主,诱导细胞的分化和凋亡,使抑瘤而不伤正。总之,治疗时当根据邪正盛衰的轻重,权衡扶正与祛邪的用药比例。
温馨提示:治疗子宫内膜癌一定要结合自己病情选择诊疗方法,并且要从一而终千万不要中途放弃,否则会前功尽弃。
2016-07-20 1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