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 手术时机要把握好

      先天性巨结肠是较常见的新生儿消化道发育畸形,肛门指诊、钡灌肠、直肠肛管测压、直肠活检等都可用于辅助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在疾病确诊后要及时手术治疗,否则对孩子的生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先天性巨结肠最危险是在出生后最初两个月,各种并发症多数发生在这个阶段,但由于有的病变在出生早期表现得并不典型,检查结果也模棱两可,因此一般都建议在出生早期先缓解病情在进行手术。

      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 手术时机要把握好:

      先天性巨结肠要和多种疾病进行鉴别。会出现类似症状的包括胎粪性便秘,往往在一次洗肠后就能缓解;新生儿腹膜炎,消炎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排便;甲状腺功能低下,宝宝同时会比较安静;巨结肠类缘病,如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直肠肛管反射消失,但经节细胞存在,钡灌肠一般无典型巨结肠改变。

      有的病变在出生早期表现得并不典型,检查结果也模棱两可,因此一般都建议在出生早期先用洗肠通便、必要时应用缓泻药等方法缓解病情,待营养状况改善、感染病情控制、体重上升,半岁左右是先天性巨结肠的最佳手术时间。

      据了解,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性手术可以做到腹腔上没有伤口,原理就是把病变肠段拖到体外做,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明显扩张肥厚肠段、神经节变性的近端结肠,减少腹腔感染的风险。如果合并严重小肠结肠炎或长段型巨结肠,在根治术前还要先进行暂时的肠造瘘术,以便排出淤积的大便、清除毒素、恢复进食。

      术后宝宝往往容易拉稀,肠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肠炎。逐渐地大便会从水状慢慢变成糊状。手术后两三周家长要开始为孩子扩肛直到疤痕期过去,以免又重新狭窄。尽管手术切除了一段大肠,但最末一段小肠会慢慢取代大肠的功能,孩子以后可以达到正常生活状态。

    2016-06-27 13:01:29

先天性巨结肠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