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症一般是由于感染细菌导致的疾病,出现菌血症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多处器官转移,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死亡的情况。面对这类疾病,患者只有及时治疗才能抑制病情。那么,菌血症怎么治疗好?下面一起来了解吧。
1、对症治疗:
由外科手术或放置导管引起的菌血症,如导管已被拔除,一般不需治疗。但有可能发生严重感染的高危人群,如患心脏瓣膜病或免疫系统缺陷的病人,菌血症的治疗应给予抗生素以预防败血症的发生。如有败血症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常选用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增加杀菌的能力,待培养结果出来后,医生再换用对感染的特殊病原菌更有效的抗生素。在某些病例,需外科手术切除感染的病灶,如已形成的脓肿。
2、一般治疗:
一切明显的或隐匿的化脓性病灶如能及早予以清除,菌血症的发生就可以减少。小儿时常见的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每易继发较重的呼吸道细菌感染,从而发生菌血症。对这类病儿,必须加强保护。对不论多么细小的皮肤创伤必须予以重视,早作适当处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营养状况及小儿保健工作的不断改善,菌血症的发病率必然会随着下降。
3、药物治疗:
菌血症出现,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氨基糖甙类治疗菌血症,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温馨提示:希望上述的治疗内容介绍到此,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妨使用下这些方法,但是发现自己患有菌血症还是要第一时间的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
2016-06-17 1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