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是口腔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类癌容易转移、复发,且死亡率较高,但这类癌在发病前大多有癌前病变期,如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好癌前病变阶段,就能有效减少癌症的发生。
癌症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和机体的免疫状态、内分泌、遗传等多种因素都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就舌癌而言,口腔中长期的不良刺激是重要诱发原因之一。除了饮食对于口腔黏膜产生的不良刺激外,还有一个常见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重要问题,就是口腔卫生。
在临床中还有一类较重要的诱发癌变因素,那就是口腔内的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假牙)。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长期反复地与舌体摩擦,会造成长期的慢性口腔黏膜创伤性溃疡,因为患者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感,常常被忽略,直到出现严重的破溃、发炎影响正常生活,才想到去就医,但常常为时已晚。
一些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如扁平苔藓、白斑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定期随访观察。这类疾病起初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可能会感觉舌头变得粗糙、麻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有些疼痛,有的是无意中观察到有白色斑块等等,这需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请口腔黏膜病专业医师检查和诊断。
即使被确诊为白斑、扁平苔藓等口腔黏膜病,也不要过于紧张,不是所有的这类疾病都会发生癌变。一定要定期随访,出现疼痛时及时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来说诊断是否有肿瘤出现是需要组织病理学来确诊的,也就是常说的“活检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有一些技术可以在无创或者微创的情况下,进行舌癌的早期筛查,如脱落细胞的检测、甲苯胺蓝染色、荧光检测等,但这些技术大多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最终确诊还是需要病理检查来作为依据。
2016-06-17 11: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