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是病情非常危急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不仅病情发展非常快,而且还会致死,因此对于出血热越早治越好。专家指出,出血热是鼠类传播疾病,一旦您查询发热、头痛、出血及休克症状时请尽快就医,以免错过疾病治疗时机。
据了解,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或间接传播(食用被鼠或鼠便等污染的食物或饮水等)。一般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病死率高达20%—90%。专家表示,防鼠、灭鼠是消灭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其中,灭鼠以药物毒杀为主,应在鼠类繁殖季节(3—5月)与出血热流行季节前进行。出血热病毒对一般消毒剂十分敏感,加热56℃30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杀灭,因此预防出血热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这样才能及时预防。
专家指出,出血热虽然会致死,但是只要患者及时抓紧治疗时机,然后积极配合,还是有望康复的。
2016-06-16 09: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