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良性胃肠道功能性疾病,这种疾病对胃部影响很大,所以需要及时治疗。治疗通常需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会损伤胃部,所以要通过饮食来调节,避免饮食不当导致功能性胃肠病复发,所以说得了功能性胃肠病对患者的饮食要求很高。得了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要细嚼慢咽。把食物尽可能嚼碎,可以减轻胃的负担。进食过急,加上不停地谈话,会在无意中吸入较多空气,引致胃肠胀气。
1、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不要暴饮暴食:
进食过量的荤腥食物,必然会促使胆汁、胰液的大量分泌,以便消化这些难消化的食物,长久如此,容易引起胃炎及胆道、胰腺发生疾病。暴食还会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致腹痛和腹泻。一次吃进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还可能引起急性胃扩张,对身体的损害是比较大的,有的因救治不及时,危及生命。
2、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要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是医学家们认定的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可是有许多人忘记了这种好习惯,吃饮起来特别快,人们形容这种快食为“狼吞虎咽”。“狼吞虎咽”的进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食物在嘴里若不经过咀嚼或咀嚼不完全,囫囵一口吞下去,就加重了胃的消化负担,并影响在胃里的充分消化,久而久之,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引发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
3、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蹲位饮食:
长时间的蹲着,由于下肢的弯曲,腹股沟动脉受到压迫,血液循环出现局部的障碍,而影响对胃部毛细血管的供血量,胃的正常消化功能便不能发挥,长此以往,不但会引起消化功能失调,还会引发慢性胃炎,所以,坐得舒适来进餐,才是符合生理要求的。
4、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基础主食:
自古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充足来描述身体健康。精、气是生命的支柱,在这两个字中都包含有“米”字,气的繁体字为“氯”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称珍”之语,可见先人从生活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主食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糖类,意味着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面包、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每天需300~500克。保证主食的摄入,即能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和基本的营养供给。
5、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不要吃零食:
淀粉类、糖类和蛋白质摄取不足;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严重缺乏。因少吃主食和蔬菜长期地搭配不平衡,就会减弱身体的素质。同时,爱吃零食者多没有正常的饮食规律,消化系统没有定时进食的条件反射,就破坏了消化功能的规律性,必然又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与生长;胃肠若长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最终导致食欲减退等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须知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饮食的要求很严格”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总之患有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要格外注重饮食,少吃难以消化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令胃部蠕动缓慢,增加胃的负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及油腻食物。
2016-06-14 1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