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识别小儿听力障碍5大杀手 家长需做到有效防治

      小儿听力障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多见的疾病,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对患儿以后的言语治疗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对于小儿听力障碍疾病应该要引起重视,积极了解该疾病的发病因素,并且做到有效防治。目前小儿听力障碍5大杀手分别是传导性、先天性、药物性、感音神经性、突发性,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下面就做下详细的介绍。

      1、传导性小儿听力障碍:是由于外耳和(或)中耳病变的阻碍,使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从而引起听力减退者,预后多良好。如渗出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双耳耵聍栓塞等。

      2、先天性小儿听力障碍:首先要依靠听力筛查,其次是平时要注意病儿对声音的反应,若发现听力异常要积极检查,找出致病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经过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不造成病儿的语言发育的影响。

      3、药物性小儿听力障碍:多见于边远地区或农村的儿童,常出现于注射氨基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之后。若有儿童使用上述药物后出现听力下降,或对大人叫唤声反应欠佳,应立即停药,并到县级以上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治疗。

      4、感音神经性小儿听力障碍:位于内耳听毛细胞、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病变.阻碍对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由此引起听力障碍者。病儿预后欠佳,如通过治疗原发病、营养神经、高压氧疗等不见好转者。需考虑佩戴助听器。如药物性小儿听力障碍、突发性小儿听力障碍、先天性小儿听力障碍等。

      5、突发性小儿听力障碍:突然出现,多数为中、重度的听力下降,而且多数没有什么发病诱因。病儿可伴有头晕、呕吐等症状,年龄较大的病儿可自己诉说‘听力下降,年龄较小的病儿就需要家长留意其对声音的反应了。治疗关键是早期的正规治疗,通常起病一周内治疗,效果较好,半月后次之,一个月后再治疗,效果就不明显甚至无效。

      以上就是关于“识别小儿听力障碍5大杀手 家长需做到有效防治”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小儿听力障碍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家长对以上介绍的几种因素还需引起重视,积极做好相对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孩子患上该疾病的机率,远离该疾病的侵害。

    2016-06-14 13:55:24

小儿听力障碍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