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变应性血管炎病情复杂 4大检查缺一不可

      变应性血管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不仅病情发展非常快,而且病情轻重也各不相同,病情较轻者数周就能好,而且病情严重的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此病我们一定要做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这样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然而由于变应性血管炎的病情很难确诊,所以在真的变应性血管炎时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辅助检查,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判断患者病情。

      变应性血管炎病情复杂 4大检查缺一不可

      1、血生化检查

      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一般无明显变化,系统型变应性血管炎可有贫血,血小板暂时性降低,白细胞增多,有1/3的病人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一般在0.04~0.08,少数达0.56,尿中有蛋白及红细胞,并偶见颗粒管型,重者BUN可升高,半数以上患者可有血沉增快,总补体及补体C3,C4可降低,IgG,IgA含量增加,IgM降低,其变化与病情相符,患者肝功能可有不正常,循环免疫复合物呈阳性,以下化验对本病也有意义,如抗核抗体,梅毒血清试验,抗链“O”,类风湿因子,冷球蛋白及HBsAg等,也应注意潜在感染及肿瘤,并同时注意对结缔组织病的观察。

      2、组织病理学检查

      其改变主要依据病变轻重,病程长短及当时取材情况,一般情况下真皮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有较多的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和中性白细胞解体形成的很多散在核碎裂,叫核尘,同时有组织细胞及嗜伊红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有强嗜伊红染色的纤维蛋白束的沉积,在切片中,由于纤维蛋白的沉积与明显的水肿结合,使血管周围的胶原呈模糊不清的外观,称为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如严重可导致血管腔阻塞,炎性细胞同时还侵犯血管壁,血管壁主要被中性白细胞侵犯,使血管壁不清,同时还可以有嗜伊红白细胞,少量单一核细胞,管壁纤维蛋白束沉积及血管坏死,较多的红细胞外渗是常见的,变应性血管炎的组织病理主要特点是血管周围为中性白细胞浸润,有核尘,伴有红细胞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在真皮上部,血管壁也有中性白细胞侵犯,血管有的模糊不清及坏死,血管周围及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束的沉积,溃疡是由于血管坏死引起,同时可见含铁血黄素的沉积,在慢性的病例中红细胞外渗很少或无。

      3、电镜检查

      可发现侵犯毛细血管后静脉,尤其侵犯8~30μm大小血管,早期变应性血管炎为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内皮细胞间出现裂隙和吞噬细胞活跃现象,基底膜增厚,中性白细胞开始在血管的间质内,重者血小板凝聚于管腔内,并在内皮细胞间穿过。

      4、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

      可发现血管基底膜有IgA抗体,真皮及皮下组织有IgM和IgG抗体及补体C3沉积,在其固定部位可发现组织成分破坏,主要在纤维蛋白样坏死区内发现。

      以上就是关于变应性血管炎病情复杂,4大检查缺一不可的全部内容介绍,希望能帮到您。专家指出,得了变应性血管炎一定要尽早选择科学疗法进行诊治,这样才能避免给生命安全带来危险。

    2016-06-12 13:13:11

变应性血管炎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